首頁>Club>
登龍門的典故出自何處?魚躍龍門真的能化龍?機遇與能力還有自身的努力,到底哪個更重要?“晨哥讀書”頭條號繼續為你解讀,《世說新語》故事解讀之四——登龍門的故事
5
回覆列表
  • 1 # 晨哥讀書

    龍門”,本身是指黃河上一地名。《三秦記》書中記載:“龍門,一名河津,去長安九百里。水懸絕,龜魚之屬莫能上,上則化為龍矣。”按照這個字面意思去理解,所謂“龍門”,應該是黃河上游的一個瀑布所處,上下游落差極大。黃河裡的魚啊龜啊之類的,游到這裡之後就都上不去了。如果偶爾有那麼一兩條特厲害特神奇的魚兒,奮起一躍,跳過了龍門,進入了瀑布上游,它就不再是魚了,就可以化身為龍了。當然,“魚躍龍門化為龍”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象徵了人們對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的一種讚揚。

    “登龍門”這個現象從黃河裡面的魚兒身上移植到華人的社會生活中,則是首先見於《世說新語》一書。

    《世說新語》卷一“德行第一”第四篇: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 龍門。

    李元禮,東漢名臣,也是名士。“風格秀整,高自標持”,這兩句評語極其簡練,突出了李元禮的品行高潔。“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一句,則表明了此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他是要匡扶天下名教的人啊!這就有點像孔子見老子時所說的“克己復禮”一樣。

    自西漢年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學便成為了中國社會共同的也是唯一的精神信仰了,成為了“天下名教”。然而自王莽篡位建立新朝開始,雖然有光武復興建立東漢,然而皇權逐漸式微,外戚宦官專權,士族與讀書人也遭受到相當的打壓。因此社會風氣慢慢有所轉變,黃老之學再度興起,許多士族子弟和讀書人不再追求儒學經典,轉而開始道法自然,消極遁世。這就是東漢後期的“名教與道教”之爭。

    李元禮作為當時的大儒也是大臣,他是立心要匡扶社稷天下的人物,是故才有“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這樣的大志向。當然,他並沒有成功,在與閹宦權臣的鬥爭中反為所害。

    當然,“魚躍龍門化為龍”,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普通人“登龍門”之後是否真的能扶搖直上平步青雲,也並不是確定無疑的,更多的還得看個人的能力與造化的了。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各人“,創造了好的條件和平臺,是否真正的能取得成功,還得取決於個人的努力與能力了!你們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維家怎樣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