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李衛的每一個細節和每一次辦事都在向雍正展示著他的忠心,雍正可能會有過殺他的想法,但是最終李衛通過自己的表現,換得了雍正的信任和親近。

  • 2 # 精彩影視品鑑

    《雍正王朝》劇中所講:狗兒、坎兒是四爺和十三爺賑災籌款時候收留的難民,隨後便道四王爺府裡當奴才。

    1、萬永當鋪: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安排狗兒和坎兒幹了一些祕密的事,坎兒因被八爺收買,被祕密除掉,派狗兒到萬永當鋪去當東西,最後粉碎八爺黨的陰謀。

    2、科考舞弊案:李紱將考題被洩露的事告訴張廷璐,並要奏明皇上,張廷璐身為本次主考,要李紱隱瞞,李紱找到正在京城的李衛(江蘇巡撫),查抄考場。

    3、黃倫案:黃倫一案,讓李衛當巡撫活了一把,為後期皇上查辦年羹堯提供有力證據,也是李衛的聰明之處。

    4、曾靜案:曾靜等一大批文人糾結在一起,寫了一篇文章罵皇上,罵皇上是昏君、是暴君、雍正把曾靜打入牢獄,李衛聽說後,鞭抽曾靜,其餘的官員在旁邊看笑話,雍正到後,看笑話的官員全部革職,只有對李衛說了句:堂堂巡撫,成何體統,罰俸一年,放到現在:李衛是真能為領匯出氣。

    5、立嫡:在選取下一任皇帝的時候,雍正竟然和李衛商量,該不該殺弘時的問題,可見李衛在雍正朝的地位。

    起初李衛大字不識一個,當縣令不會看狀子,辦事穩當,最主要的原因,他能和田文靜推行雍正皇帝的新政,敢於和士紳們做鬥爭,能為皇上辦事。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還請指正,不勝感激

  • 3 # 古今調查

    總體來說,雍正皇帝還算個明君,歷史是這樣,《雍正王朝》影視劇中的形象更是這樣。

    如果在明君面前,還惹來殺身之禍,那隻能從自身找原因了,你說是不是?

    據我看,雍正皇帝只殺三種人,一是政治宿敵。二是貪官汙吏。三是不忠於他的人。

    八爺黨的魁首八阿哥胤禩就是雍正皇帝最為典型的政治宿敵。八爺黨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從當皇子的時候就和老四胤禛展開奪嫡之戰,最後,居然還發動了逼宮亂政的事件。他們之間是皇權爭奪之戰,歷朝歷代都有,是你死我活的權勢之爭。一旦誰掌握的皇權,必然會對另一方展開強烈的打擊和殺戮。電視劇《雍正王朝》為了表現更為精彩,將八爺黨覆滅的時間大大延後,實際上八爺黨主角胤禩胤禟等再雍正四年就已經全軍覆沒。

    再說貪官汙吏。

    雍正上臺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新政,但是一批朝廷的官員也倒在了雍正的屠刀之下,這些人都幹了什麼呢?山西當巡撫諾敏,在清查虧空的過程中做假賬,欺上瞞下。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陷入到弘時的漩渦不能自拔,導致雍正科考舞弊第一案。再說年羹堯和隆科多,他們並非雍正的政治宿敵,但是列為貪官汙吏卻一點也不為過。

    最後說忠心。

    所謂祕密,粘杆處圖裡琛知道得比李衛只怕還要多,就以最後雍正殺子為例吧,這是典型的皇室醜聞和祕密,圖裡琛是知道的,為何雍正沒幹掉他呢?

    所以說,不要總以陰謀論來論及李衛,也不要總以陰謀論來論及雍正皇帝,這才是科學的歷史觀。

  • 4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其實並不是那種殺人不眨眼的形象。他很少殺人,而且有時從內心裡就不願殺人,偶爾的幾次殺人的動機和行為也多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說白了,在那種情況下,不光雍正,換誰都有可能殺人。

    所以,像李衛這種忠心耿耿會來事兒,隨機應變有能力,又深知主子脾性的好奴才,雍正又怎麼會對他起殺心呢?

    而且李衛其實並不太瞭解雍正太多的祕密。因為李衛早在雍正緊鑼密鼓準備奪嫡之前就被雍正外放到四川,名為給年羹堯一個面子,實際上是替雍正盯著年羹堯。從某種意義上,在跟隨年羹堯前往四川之後,李衛就已經成為明面上的朝廷命官,而不是為雍正做祕密差事的潛邸奴才。

    與之相對的一個典型例子是高無庸。高無庸始終屬於家臣,是雍正自己府上的奴才,替雍正做一些見不得人的祕密差事,比如殺高福就是高無庸去執行的。而高福與高無庸也是同樣身份,所以才能替雍正做一些髒活累活,最終結果也是被悄無聲息地處決了。

    當然,李衛之所以被雍正外放到四川,除了監視年羹堯之外,很重要的原因還是看中了他的忠誠和能力。對於這樣一個忠臣、能臣,又有著一層家臣的身份,雍正能捨得殺他嗎?至於雍正對李衛時不時地敲打一下,作為帝王心術再正常不過了,但跟起殺心沒多大關係。

  • 5 # 布夫舟

    雍正這個皇帝雖然自身有問題,但是他還沒到疑神疑鬼,誰都想殺的地步。首先來看一下李衛這個人。李衛是雍正去江南籌款的時候,路上偶遇收留的孤兒。雍正用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雪中送碳,而不喜歡錦上添花。什麼意思呢?雍正喜歡用那些混得比較落魄的人,而不是那些勢頭正盛的。這一點,看看鄔先生、李衛、田文靜等人就明白了。這其實和雍正自身的性格是比較相關的,雍正做事情就有點不走尋常路,並且不太容易上人親近。

    李衛為什麼得到雍正信任?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在於李衛自身非常聰明,辦事能力強,並且時時刻刻把雍正放在第一位。不得不說在雍正身邊幹活的確是一個非常有風險的事情。和李衛一起長大的狗兒就是因為一時的大意,結果落得個被迫自殺的結局。

    李衛辦事情的確沒得說,基本上雍正交給他的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同時,李衛的運氣也的確夠好。因為和翠兒偷情被高福發現,結果因禍得福能夠外放到地方。假如李衛一直留在雍正身邊,到頭來估計也沒有什麼好結局。當然雍正外放李衛,這也是因為雍正認可李衛能力的側面體現。畢竟在李衛之前雍正唯一在外做官的家奴就只有年羹堯了。年羹堯什麼樣的才能就沒必要多說了。

    光有能力是不能夠得到雍正信任,年羹堯被殺就是最好的例子。李衛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永遠保持對雍正的忠心,從來不騎牆,做一些讓雍正生疑的事情來。電視劇中很多地方都表現了李衛的忠心。比如李衛做官以後,仍然步行去見雍正。

    對於李衛雍正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說整部劇中雍正最信任的人不是李衛就是十三爺胤祥。因為從雍正處理弘時的事情上就能夠看出來。

    在皇位的繼承上面,一般的人是不敢擅自給出建議,畢竟弄不好得罪了新皇帝,後果是難以想象的。在雍正下一屆的接班人問題上,唯一給出雍正建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便是十三爺胤祥、另一個則是李衛。

    十三爺胤祥當時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了。因此,他才提醒雍正,要早做準備,提防著弘時。後來,雍正通過隆科多以及弘時刺殺弘曆明白了弘時的野心以及局勢的危機。但是此時的雍正也找不到好辦法來處理弘時。這個時候,雍正詢問了一個人,那就是李衛。正是李衛一番話點醒了雍正,讓雍正堅定殺死弘時的決心。

  • 6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雍正王朝》是根據歷史真實改編的現代電視劇,其創作也該遵循“大事不虛,小節不拘”的基本原則。

    史上的李衛,病逝於乾隆三年。也就是說,他不能死在雍正朝。當然,《雍正王朝》也確實安排了一個活到了乾隆十年的小人物張廷璐,被腰斬在劇中,以檢測張廷玉對雍正的忠誠。

    但是,李衛是雍正朝的重臣。而且,他很聽話,也很謹慎,與鄂爾泰、田文鏡為雍正最為讚許者。

    在清朝官員等級中,員外郎為從五品,郎中為正五品,都是京官的中的低階官員。即便他早早地抱上了胤禛的大腿,但只是為之效犬馬之勞的辦事官員,不可能進入核心層,也不可能窺知雍正奪位的機密。

    雍正即位後,對自己倚重之人,主要處死了三人:潛邸高參戴鐸、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以及死於幽所的隆科多。他們是真正知道祕密的人。此三人都是死於恃功驕縱,讓雍正感到了真正的威脅。

    李衛不然。他很老實,無論是出任直隸驛傳道,還是遠調雲南鹽驛道、升任布政使,都是唯雍正旨意為是,小心謹慎,清廉任官,政績卓著。他忠於主子,不畏權貴,即便雍正寵信的步軍統領鄂爾奇違法,他也敢直言舉報,不怕於雍正最愛的鄂爾泰結怨。所以,雍正最為信任,願意把富庶的浙江及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兩淮鹽道交給他管理。

    當然,李衛還善於對雍正拍馬屁,於雍正五年十月進獻瑞谷,讓雍正狂喜之後,說:“此非朕涼德所能致,想浙省澆漓之習必然丕變,是以感召上蒼如此之瑞應。朕深為浙省臣民慶幸!”(《清世宗實錄》卷六十二日,雍正五年十月己丑)

  • 7 # HannibalLecter

    總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

    “鄔先生給雍正出了很多鬼點子,雍正登基以後為什麼不殺他呢?”

    “圖裡琛知道很多祕密,八爺逼宮的時候不作為,圖為什麼不被雍正整死呢?”

    “張廷玉是幾朝老臣,雍正登基以後年羹堯隆科多都死了,雍正為什麼不殺張呢?”

    拜託,雍正是個皇帝,又不是個瘋子。

    康熙第四子胤禛,清朝第五個皇帝雍正,是老年康熙選來選去選了半天給自己物色的合法接班人,又不是喝麻了隨便去精神病院裡面挑的殺人不見血的暴力狂死變態,前腳還在和大臣吃飯,後腳就弄死。

    雖然說在諸多皇帝裡面,雍正不是生下來就被當成皇帝來培養,大哥二哥拼死完了,自己偶然出頭上位,所以頗有點重了五百萬受寵若驚的樣子,既然運氣那麼好,那一定不能辜負了命運,所以辦事情就有點急,一急就直男癌,一直男癌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緒亂罵人吼人殺人,然而畢竟人家腦子是正常的,當皇帝是造福蒼生操勞社稷,又不是一天到晚殺人玩。

    歷史上,坐在皇帝位子上的人,要想做點事,就沒不殺人的,漢景帝下個棋輸了能把兄弟打死,漢武帝殺兒子,朱棣殺侄兒......權力的鬥爭是赤裸裸的,朱元璋沒事就扒皮實草,相比之下雍正還算是文明的,就算是對年羹堯這樣給臉不要臉的,也只不過是賜死,而不是拖到市井遊街示眾。

    中國歷史上的諸多皇帝裡,雍正算是面子薄的。

    其次,皇帝要用人才,沒事殺人玩的是暴君,暴君當不了多久就要被弄死。

    第三,電視劇裡面的李衛那麼可愛,又能改革,又能搞錢,又忠誠聽話,又知道維護主子的名譽,雍正簡直比愛自己兒還愛他信任他,百官行述要不到,人家冒著犯罪的危險去給你要,年羹堯不聽話,人家就全家跟著跑到西南去幫你盯著,西北要打仗,人家在浙江抄家給你籌集軍餉,你要改革,人家衝在最前面身體力行,曾靜罵你,百官都不說話,人家跑回來幫你出氣,這樣的寶寶對自己白利無一害,你沒事把人家殺了,有什麼道理?

    第四,殺來殺去只不過是電視劇,真實的李衛捐了官以後,主要是抓經濟工作的,特別能斷案,特別能搞錢,在雍正改革中充當的恐怕是雍正隨時都可以提款的錢包的角色。這樣的人來一打都不嫌多,不要說殺了可惜,就是提前退休幾年都是朝廷的重大損失。實際上,李衛是積勞成疾病死任上的。

    雍正一輩子忙著改革,一年休息一天,批閱摺子寫了一千多萬字,心裡面裝著的是整個江山,那裡有時間天天琢磨把這個整死,把那個整死。娘娘宮鬥劇的弱智思維可不應該汙染了《雍正王朝》這樣的好電視劇,以及歷史上這位“惟以一人治天下 豈為天下奉一人”的好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貓糧才是好貓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