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厚朴智心
-
2 # 視內鏡
所謂嚴師出高徒,老師嚴一些顯得有威嚴,能夠更好的樹立威信。從而讓學生更加自動自覺的學習。當然其它型別的老師也是各有優缺點的。
教師的型別有很多,比如:慈愛型的,嚴厲型的,溫和型的,不管不問型的。
這些型別的老師特性是由其職業需要與自我個性結合而成的,他們表現形式各不一樣,工作方式不一樣,對於學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慈愛型的老師對學生像長輩一樣,講話慈愛,表情慈祥,言語表達甜暖。這樣的老師對上乖巧可愛的學生是最好的,互相可以相容。而如果遇到“惡霸型”學生時很可能“對牛彈琴”,顯示不出教育效果。
相反嚴厲型老師“自帶氣場”,能夠不怒自威,讓人老老實實的聽課,做作業。他們對於過分乖巧的學生很容易形成“恐怖感”,讓他們不敢面對。
對於以上兩種型別的老師來說,不管不問型的他們,菱角更為“柔和”,甚至是沒有菱角。這些老師本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整天“尸位素餐”著,任由學生“自生自滅”。
由此,有了上述分析,我認為教師嚴格一點是可以的。更加利於學生的成長,當然嚴格的方式方法也是要講究的。
嚴厲不代表嚴苛,嚴酷,他要求老師在教課時“實事求是”。不因為嚴而嚴,只因為學生需要而“板起”一張臉。
教師嚴格不能忘記關愛學生 ,關心學生。要在他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
3 # 阿蓮數學老師
自古以來,嚴師出高徒,對學生嚴一點,是有很大好處的,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把握不好度,就會適得其反,其實對於現在的學生,心智不太成熟,接觸到網路上的負面東西比較多,很難對他們嚴加管教,我個人覺得,要想嚴師出高徒,老師至少做到兩點,一,必須愛學生,讓學生感覺到你對她的關愛,二,老師自身必須優秀,擁有豐富的知識,強大的教學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欣賞你接受你,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她就有可能接受老師的批評指點,盡而接受你的嚴格!
-
4 # 五穀堂108837131
要怪就怪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傳統,孔夫子就是嚴格要求他的學生的,宰予上課睡覺他就不高興,還罵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三字經》也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現在的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也很高,但在教師施教過程中卻希望教師這樣那樣,要好好哄著,要給孩子寬鬆的教育。殊不知,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
目標高,教育軟,南轅北轍之謂也。
回覆列表
老師對學生肯用心嚴格要求,這是老師負責任的表現之一!但嚴格一定要講究方法!
嚴師出高徒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要嚴呢?
大概是因為人人皆有惰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