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裡有你嗎?
如圖,這些推文的標題差不多都是“寒門女孩感謝貧窮”,也不知是抄襲盛行還是謬傳千里,作者連“寒門”的定義都不懂就敢發文還能擬標題了?
何謂寒門?在《漢語大詞典》第4955頁(第3卷1549頁)中有眾多釋義,這裡單拿有關釋義做解釋。 寒門:寒微的門第。 《三國志·吳志·周泰傳》“﹝孫權﹞遣使者授以御蓋”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慼。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粲粲貞女,孤生寒門。”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是以不考實行,專採虛望,末流所屆,乃至寒門貴族,劃若鴻溝。”
寒門一詞出現在《晉書·劉毅傳》中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代漢語詞典》及《漢語辭海》中便望文生義,而不考究其歷史背景,妄下斷論“寒門即貧寒微賤的家庭”無疑是極不負責任的。
寒門是中國東晉南北朝的一個社會階層,往往與士族對舉。東漢末出現寒門一詞。寒﹐即官位低微之意。寒門和孤門、單家的身分相近,和大姓、冠族相對而言。他們宗族弱小,社會政治力量單薄﹐得不到把持鄉議的大姓﹑冠族的品第推薦,往往進仕很困難﹐停滯下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便是這一差別的反映。 寒人,又稱寒族、寒門、庶族,都是不屬於士族範圍的地主階級中沒有身分、特權的一部分。寒人作為一個階層﹐是東晉以後隨著門閥制度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他們屬於地主階級﹐有的在經濟上還很富裕﹐但沒有士族的特權。在中正品第中只能得下品,一般充任低階官吏﹑武官﹑濁官,不能與士族通婚、交往﹐所以有“士庶天隔”一說。
所以說 ,《漢語大詞典》中對“寒門”的解釋才相對較為準確,寒微的門第是相較於大姓, 冠族而言,寒門實際上還是屬於地主階級 有的甚至還很富裕。百度百科裡對寒門的解釋中就對《漢語大詞典》的釋義又增加了一部分內容——寒門,指寒微的門第,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 庶族又稱“寒門”、“寒族”。魏、晉、南北朝時不屬於士族的家族,大多為普通中小地主。
怎麼樣,大家是不是也和最後知道真相的我一樣眼淚掉下來?地主階級才能叫作寒門!我們最多也就只能算個平民老百姓啦……
其實開啟知乎或者各大搜索引擎搜尋“寒門”二字不難發現,很多人包括很多作者都對寒門的理解有所偏差,畢竟就連所謂的權威詞典也對大家產生了誤導。但是,我還是想說身為一個華人,對中國文化,漢字應該要更加敏感,更加沉穩,更加尊重,這是我們身為一箇中國公民的應具有的使命及責任。
“寒門”裡有你嗎?
如圖,這些推文的標題差不多都是“寒門女孩感謝貧窮”,也不知是抄襲盛行還是謬傳千里,作者連“寒門”的定義都不懂就敢發文還能擬標題了?
何謂寒門?在《漢語大詞典》第4955頁(第3卷1549頁)中有眾多釋義,這裡單拿有關釋義做解釋。 寒門:寒微的門第。 《三國志·吳志·周泰傳》“﹝孫權﹞遣使者授以御蓋”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慼。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粲粲貞女,孤生寒門。”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是以不考實行,專採虛望,末流所屆,乃至寒門貴族,劃若鴻溝。”
寒門一詞出現在《晉書·劉毅傳》中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代漢語詞典》及《漢語辭海》中便望文生義,而不考究其歷史背景,妄下斷論“寒門即貧寒微賤的家庭”無疑是極不負責任的。
寒門是中國東晉南北朝的一個社會階層,往往與士族對舉。東漢末出現寒門一詞。寒﹐即官位低微之意。寒門和孤門、單家的身分相近,和大姓、冠族相對而言。他們宗族弱小,社會政治力量單薄﹐得不到把持鄉議的大姓﹑冠族的品第推薦,往往進仕很困難﹐停滯下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便是這一差別的反映。 寒人,又稱寒族、寒門、庶族,都是不屬於士族範圍的地主階級中沒有身分、特權的一部分。寒人作為一個階層﹐是東晉以後隨著門閥制度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他們屬於地主階級﹐有的在經濟上還很富裕﹐但沒有士族的特權。在中正品第中只能得下品,一般充任低階官吏﹑武官﹑濁官,不能與士族通婚、交往﹐所以有“士庶天隔”一說。
所以說 ,《漢語大詞典》中對“寒門”的解釋才相對較為準確,寒微的門第是相較於大姓, 冠族而言,寒門實際上還是屬於地主階級 有的甚至還很富裕。百度百科裡對寒門的解釋中就對《漢語大詞典》的釋義又增加了一部分內容——寒門,指寒微的門第,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 庶族又稱“寒門”、“寒族”。魏、晉、南北朝時不屬於士族的家族,大多為普通中小地主。
怎麼樣,大家是不是也和最後知道真相的我一樣眼淚掉下來?地主階級才能叫作寒門!我們最多也就只能算個平民老百姓啦……
其實開啟知乎或者各大搜索引擎搜尋“寒門”二字不難發現,很多人包括很多作者都對寒門的理解有所偏差,畢竟就連所謂的權威詞典也對大家產生了誤導。但是,我還是想說身為一個華人,對中國文化,漢字應該要更加敏感,更加沉穩,更加尊重,這是我們身為一箇中國公民的應具有的使命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