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舟說

    汪大淵,字煥章,江西南昌人,是元朝時期民間Nautilus。

    汪大淵在青年時去了一次泉州,看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港口,那裡各色人群匆匆忙忙,很多來自國外的人,大大小小的船隻排列成行。汪大淵看過後好奇心就被勾起,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

    二十歲時,汪大淵就抑制不住躁動的心,在泉州乘遠洋的貨船出發,歷經四年的時間,途經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到達過蘇門答臘、波斯、阿拉伯、埃及、摩洛哥、斯里蘭卡等地,後來又轉過來去到了澳洲,最後經過菲律賓返回泉州。

    在三年後,汪大淵再一次從泉州港出發,向著阿拉伯海方向,途經波斯灣、地中海等地,為時兩年。

    在汪大淵第一次航海結束後,泉州有一位地方長官叫吳鑑,他聽說了汪大淵的壯舉後,找到汪大淵,並希望他可以寫一本遊記,記錄他這一行的所見所聞。之後汪大淵就開始編寫,這本書名叫《島夷志》。

    這本《島夷志》的貢獻非常大,包含了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和地理資訊。在《島夷志》中汪大淵以極其嚴謹的精神創作,裡面記錄的都是他自己所看到所聽到的,對於虛無縹緲傳說中的東西,一概不記。因此《島夷志》的價值和可參考性很大,後來鄭和下西洋時,也曾說過,《島夷志》中所記錄的和事實都是相符合的。

    之後《島夷志》也在國外流傳,都認為這本著作對世界地理有著突出的貢獻,而汪大淵也被西方學者認為是“東方的馬可·波羅”。

    在《島夷志》創作後不久,汪大淵把《島夷志》的部分節錄成《島夷志略》,並印製成冊廣泛流傳。但原本的《島夷志》在元朝末期的戰亂中流失,最後失傳,後來這本書也被評為是影響中國的一百本書之一。

    在2017年7月11日,中國的第十三個航海日之時,在南昌市建立了汪大淵廣場並對民眾開放,在廣場中建立了一座高十二米的汪大淵雕像,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民間Nautilus。

  • 2 # 我想聽什麼你知道

    汪大淵,元朝時期的民間Nautilus。字煥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雲譜區施堯村汪家壟)。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莫三鼻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歷時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三鼻克海峽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過2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安全學習桌椅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