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紅皂白說歷史

    明瓦窗,即中國古代以明瓦代替窗紙所制的窗戶。

    何為明瓦

    明瓦主要材料為海洋貝類的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等。因為玻璃在清朝末年才相對大範圍流入中國,所以古代明瓦作為窗戶上遮風擋雨,收集光源的材料,主要替代的材料是我們俗稱的窗戶紙。而因為其原料的相對稀缺性和加工工藝的相對複雜,導致其價格遠高於普通窗戶紙,因此在古代只有富戶或權貴階層才有條件使用這種材料。

    明瓦裝飾的中式窗欞

    現代建築都使用玻璃來做裝飾物,鑲嵌於門窗之上,既美觀又實用。可古代沒這東西。古代的門窗窗格的鑲嵌主體都是窗紙,而玻璃在古代屬於舶來品,應該是在清代進來的。佐證之一就是《紅樓夢》裡曾提及過它。此外,據說雍正帝的時候曾命人在宮裡安裝過兩塊玻璃。但是那時的玻璃造價之高就連王公貴族也無法做到大範圍使用,更何況“普通家庭”了。

    玻璃在中國古代(清代)是“奢侈品”

    前世今生

    前面說過,明瓦不是瓦,明瓦是用蚌殼打磨成帶有四個圓角的方形薄片。蚌,江南水鄉所盛產。可是蚌的兩片殼都是弧形的,明瓦面積雖然小如豆腐乾,製作出來卻平整如砧,因此在製作上也是需要嚴格選材的。這種明瓦,老蘇州稱其為“蚌殼窗”或“蠣殼窗”,至於另一個名字就是蠡殼窗,“蠡”即貝殼。 清代的黃景仁曾作《夜起》詩云:“魚鱗雲斷天凝黛,蠡殼窗稀月逗梭。”

    古代之所以大範圍採用窗紙,一個是因為窗紙造價相對較低,二是紙張在起到保護室內隱私的情況下還有一定的透光性,因此室內不至於太暗,這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備的,因此紙張也就成了可以大範圍推廣的一種價效比較高的材料。至於防水,我們都知道紙張遇水會嚴重變形並極易損毀,但是這也難不住我們中國古代智慧的人民群眾,人們想出了在窗紙上抹拭桐油這個辦法,類似於油紙傘的原理,這樣窗紙就具備防水的效能了。

    蚌殼是明瓦的主要原料哦

    而相比之下明瓦雖然提高了奢華性,但畢竟是蚌殼做的,透明度、採光度是無法與窗紙相比的。可以想見,即使外面Sunny明媚,在緊閉的室內也只有微微的天光透過木格花窗上的明瓦照射進來,給人斜陽黃昏的感覺。意境倒是不錯的,但是採光度和窗紙相比還是會略遜一籌。

    現代已經普及的“鋼化”玻璃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後,玻璃已經成為能夠大範圍量產的材料,現在的從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到鄉間錯落有致的房屋,都用透明度和硬度俱佳的玻璃來作為窗戶的主體材料了。如果我們想參觀明瓦裝飾的中式古樸窗欞,需要到特殊的博物館或者古民居聚集地去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試題,碰到愛推卸責任的同事,你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