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5936222439

    機械決定論僅僅適用於宏觀物體,而對於微觀領域以及客觀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偶然現象的研究就產生了統計決定論。運用機率的和統計的方法進行研究的統計性定律沒有構成對客觀規律的否定,因而就不構成對決定論的否定。從本質上看,它是承認偶然性與必然性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決定論。

      機械決定論又稱“形而上學決定論”。指在古典力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盛行於17—18世紀西歐的一種只承認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觀規律性,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偶然性的一種形而上學觀點,其代表人物為牛頓、拉普拉斯、斯賓諾莎、霍爾巴赫等人。它發端於17世紀的法國,其時哲學家笛卡爾就提出了“動物是機器”的觀點。

      牛頓力學創立後,認為一個系統的初始條件一旦簡單的確定後,此後的運動都是必然確定的了,它可以不考慮初始條件的複雜性和隨機性。在此基礎上,機械決定論者提出,牛頓力學規律是自然界唯一正確的客觀規律,一切現象在本質上都是力學現象,人和動物都是按力學規律的機制組合起來的機器。這一思想承認了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反對了上帝造世說,反對了宗教神學,因此在人類發展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

      但是,機械決定論只承認必然性,否認偶然性;只承認客觀規律性,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視機械運動為唯一的因果關係而不懂得因果聯絡的多樣性、複雜性;不懂得因果聯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區別和聯絡,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決定的;把必然性等同於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於無原因,把必然性絕對化,視承認偶然性為非決定論。這是機械決定論的根本錯誤。它發展的必然結局就是宿命論,因而無法徹底地貫徹唯物主義決定論。18世紀中葉後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批判了這種觀點。19世紀以後,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出現機械決定論開始走向衰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評價現在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