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槿

    因為不適合當時的國情。當時很多先進人士認為科舉限制了人才的能力,只知道學習八股文以考科舉,被束縛住手腳了。當時廢科舉被認為是革命很重要的一項內容,那時候的時代主題是走出去。實際上科舉考試內容是隨著時代變化的,唐宋考詩詞,明清是八股文,主要是當時的統治階級故步自封,造成上升渠道的狹窄。現代社會其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對很多人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2 # 使用者8682066461698

    現在實行的是9年義務教育制度

    中考分流 高中 職業技術學校 3加2教育

    學業好的學生將來考入 211 985高校 就業前景 薪酬福利高

    每年的 國考 省考及市 縣招考公務員 有的崗位幾千人選一 就業舒適有保障

    有那麼一點 學而優則仕的感覺

  • 3 # 原本溯史

    古代選官制度從漢代察舉徵辟制度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又到隋唐的科舉制,以後延續至1905年。科舉制度一千多年的歷史足以證明它所存在的價值和自身的優越性,為古代王朝選舉出大量的人才,給王朝穩定提供了人才支撐。

    當然,一項制度在時間的沖刷下,總會逐漸暴露出它本身的問題。而科舉制度在明代開始遍逐漸顯得僵化,八股文的出現,本來只是給選擇官員提供一個標準,但逐漸變成了民間書生所追求的一個目標,一個格式,他們讀書只是為了達到這八股,而逐漸丟失了讀書的真正意義。這樣的官員也只能侷限在那八股文裡,對其他方面的所知甚少,而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逐漸丟失,間接導致明王朝的衰亡。到了清朝,也延續明朝制度,科舉制度在這時依舊有其優越性。但是跟同時代的西方世界相比,正在上升階段的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與在衰落階段的封建社會相比還是很明顯的。

    到了近代時期,晚清學習西方,照搬照抄西方教育制度,認為國學無用,只有西方才可以救清朝。認為“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在官員的強烈要求下便直接廢除了科舉制度。確實,科舉制所代表的封建主義文化已經不能適應,而且在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科舉制的廢除與社會環境,國家實力息息相關,有其必然性。

    但是我認為,我們現在這種考試製度,也是可以看到科舉制度的影子,儘管兩者並不相同,但是目的和結果是一樣的,為了國家發展來尋找人才,選拔人才。但我們的考試製度在一直變化,隨著社會發展來適量調整它的內部結構來適應社會,所以並不會僵化,並且圍繞著中國國民的特點進行,這是古代科舉制所做不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保養換機油之前先用發動機清洗液清洗潤滑系統,然後再加註新機油,這樣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