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是極其穩定的,它一旦被激發出來,那麼就必須以光速前進,除非被再次吸收,所以光子只有運動質量,沒有靜止質量,也就是說光子的靜止質量為0。光子離開太陽的過程中有動質量,理論上會受到太陽引力減速,減速後也就不叫光子了,那光子哪來的?難道不受引力作用?
回覆列表
-
1 # 科學認識論
-
2 # 高個兒12
光子不會減速。
光速是時空本身的內稟性質。太陽的引力實質上太陽的質量將周圍時空扭曲的結果,時間和空間本身的尺度在大質量天體附近都會相應變形。光速作為尺度和時間的比值卻保持不變。
真空中的光速是恆定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假設,也是整個相對論的理論基礎。所以真空中的光速不會因為經過太陽附近而減慢。
可能題主會認為,真空中的光子具有相對論質量,那麼就必須受到太陽周圍彎曲空間的干擾。1919年的時候,天文學家愛丁頓就在西非發生日全食時,拍下了原本被太陽強烈光線埋沒的其他天體發出的光線。這些光線經過太陽的周圍發生了彎曲,科學家經過計算發現這些光線的彎曲程度就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那樣。這也是《廣義相對論》第一次被實驗驗證了。從此之後,愛因斯坦才名聲鵲起,知名度立馬衝出了科學圈!
現在我們知道:光子經過太陽附近的路徑的確會被彎曲。這是由於太陽巨大的質量彎曲了周圍的空間,光子經過太陽周圍也不得不彎曲。但是這並不代表說光子的運動速度會降低。質能方程和能量守恆定律已經限制了光速的改變。
光子經過太陽周圍時的速度一旦降低,將導致其相對論質量降低,那麼光子攜帶的能量也會降低,這些能量去哪了?這明顯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
題主這樣問,的確有他的道理,這個錯誤曾經就有天文學家犯過。不過人家認為光線經過大天體周圍會發生超光速現象。這發現可不得了,弄得整個科學家都很興奮,難道愛因斯坦錯了?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發現這是個烏龍,原因在於光線經過天體周圍確實發生了觀察上的超光速現象,不過那只是假象。原因在於大天體周圍空間曲率的改變。光線經過不斷改變的空間曲率就造成了觀測上超光速的假象。
所以,我可以明確的告訴題主。真空中的光速永遠都是299792458 m/s,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