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陽森

    熱力學熵增定律的物理機制:在47.2億光年的膨脹小宇宙系統的所有斥力粒子都必須對斥力膨脹做功而損失能量,所以光子損失能而產生哈勃紅移,重子物質損失質能而產生熱輻射。

  • 2 # 阿中芳1

    熱力學第二定律不解釋進化論,生物的產生、成長如果不算環境把生物體本身當作體系的話是一個有序化過程,當然生物體自身不可能成為隔離體系,不吃不喝不喘氣不放熱不排洩不是生物體。所以生物成長進化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反過來,熱力學第二定律也不能解釋生物進化。

  • 3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做學問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對某一個概念一知半解卻拿來到處使用。

    “熵增”確實是整個宇宙的演變規律,簡單說就是宇宙是會變的越來越無序。而我們知道,生物體是一種高度有序的結構,所以表面上看,原本一片混沌的地球上卻出現了高度有序的生物體,似乎是違反宇宙法則的。

    但是實際上以上這個觀點,完全是因為不瞭解熵增的定義,所以得到了錯誤的結論!

    比如說,我們在夏天幾乎每個人都會用到的空調,內部的運轉就是“熵減”的過程,高溫的氣體進入到空調內部迴圈一圈之後,居然變成了冷空氣——無序的熱空氣變成了有序的冷空氣,這難道不違反大自然的法則嗎?

    其實空調之所以可以透過內部的迴圈實現“熵減”,是因為外部電力輸入空調、對空調“做功”了,所以空調內部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而是有一隻充滿了能量的大手,在不斷地把那些無序的分子安排得更加有序——所以在空調的內部,氣體的變化是“熵減”的。

    簡單說,宇宙總體的趨勢是“熵增”,但是不意味著世界上所有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都是熵增的,只要有外界能量的輸入(以做功的形式),那麼可以出現區域性的“熵減”,也就是無序的、離散的各種原子變成有序的、規則的結構。

    那麼讓整個地球的環境變得更加“有序”的大手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太陽。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個不斷在向外界散發著大量能量的物體,這就好比是驅動空調運轉的電力來源一樣,所以地球本身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在太陽做功的情況下,其內部可以存在“熵減”的過程。

    而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是依靠著太陽的能量而生長的。植物依靠太Sunny提高的能量,把大自然中分散著的各種必要的元素變成自己的有序的生物體結構,有一部分還形成了高度有序、能量密度很高的糖類物質。而動物則依靠這些植物中高度“有序”的能量物質,來為自己的身體提供能量。

    所以在這樣龐大的太陽能的驅動下,有序的生物才得以形成,這個過程也一點兒都不違反“熵增”的總趨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漢蘭達五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