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疆流兒

    根據拍攝物件、環境等因素綜合選擇。

    在室內拍靜物,且光源亮度不錯、或有腳架、快門線等配合,補光均勻、且色溫已調整正確(在相機上設定白平衡),可以用常亮燈拍攝;

    如果靜物較大,普通光源無法全部涵蓋或亮度不足,建議使用閃光燈,而且最好用多隻燈組合的方式消除陰影,併為每個燈安裝柔光罩等從而使得光線分散均勻。

    1、常亮燈的優點是所見即所得,且光線一般比較分散、柔和,色溫低(偏黃)感覺溫暖;缺點是亮度低,這樣拍攝需要長曝光時間進而容易造成抖動。

    2、閃燈主要優點是亮度高,可以防止相機晃動;但光線集中度高(通常是一點爆發)、色溫高(偏藍)、效果不易預測(或手動下不易測光等等)。

    3、至於柔光箱,看具體的需求。因為柔光罩是保證曝光均勻用的。一般來講,產品拍攝是為了讓人看清楚產品的效能,所以用柔光罩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您就是為了製造“硬”的感覺,比如形成陰影、區域性亮度反差明顯,則不必用柔光罩。

    拍攝靜止的物體是一種造型行為,布光是讓塑造的形象更具有表現力的關鍵;我們在拍攝照片時必須面對無數不可預知的外在環境因素,如燈光、佈置、清晰範圍、拍攝時刻等,而在室內環境裡拍攝商品照片則可完全排除這些影響。

    室內拍攝靜物的五種布光方式特點:

    1、正面兩側布光:這是室內靜物拍攝中最常用的布光方式,正面投射出來光線全面而均衡,物品表現全面、不會有暗角。

    2、兩側45度角布光:使物品的頂部受光,正面沒有完全受光,適合拍攝外形扁平的小商品,不適合拍攝立體感較強且有一定高度的物品。

    3、單側45度角的不均衡布光:物品的一側出現嚴重的陰影,底部的投影也很深,物品表面的很多細節無法得以呈現,同時,由於減少了環境光線,反而增加了拍攝的難度。

    4、前後交叉布光:從物品後側打光可以表現出表面的層次感,如果兩側的光線還有明暗的差別,那麼,就能既表現出物品的層次又保全了所有的細節,比單純關掉一側燈光的效果更好。

    5、後方布光:從背後打光,物品的正面因沒有光線而產生大片的陰影,無法看出物品的全貌。

  • 2 # zuxiyou

    我個人覺得最好要三個光源,一個主光源兩個副光源。燈泡最好是白熾燈泡,亮度均勻,主光源燈泡功率80W就可以,副光源在30~40W之間最佳。

  • 3 # 蘆溪草木香

    拍攝靜物,時間充許的話白天9點到傍晚5點前的室處自然光最好,這段時間的色溫拍出來的照片不偏色,色彩還原真實,更接近自然色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什麼你認為很優秀的頭像,敢不敢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