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MusicGod

    音樂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樂音經過藝術構思而形成的有組織、節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時值和音量構成的、具有邏輯因素的單聲部進行的。旋律是由許多音樂基本要素,如調式、節奏、節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機地結合而成。

    人們習慣上所說的旋律其實指的是曲調。而旋律則可以指任何有音高與節奏的樂音序列。旋律是構成聲部的基礎,只有先構成旋律,才能產生聲部(此處的聲部指某旋律在音樂中的位置),從而產生(複合)影響。

    比如四部和聲中的四個聲部在進行中分別有各自的旋律進行,而某一具有曲調感的旋律將作為主要旋律聲部(一般為高聲部)出現。主調音樂的聲部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只有一個聲部的旋律有曲調感,所以我們習慣的稱其為“主旋律”。復調音樂是相互具有獨立意義的旋律(曲調)相互結合構成的音樂,所有聲部都具有曲調感。

  • 2 # 3個知了殼

    正好最近也在研究關於主旋律的一些東西,結合我在網路上查詢的一些資料,給您列舉一下主旋律的大概含義。

    主旋律指一部音樂作品或樂章的旋律主題,或者在一部音樂作品或一個樂章行進過程中再現或變奏的主要樂句或音型。引申為一般文藝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調。 旋律是音樂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樂音經過藝術構思而形成的有組織、節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時值和音量構成的、具有邏輯因素的單聲部進行的。旋律是由許多音樂基本要素,如調式、節奏、節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機地結合而成。

    主旋律電影:

    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1987年,時任廣電部電影局局長的騰進賢正式對全國電影創作團隊 提出了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開國大典》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標誌性作品。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旋律:

    又稱“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旋律”。是1992年10月,江澤民在視察上海時提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應當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旋律。”

    在1993年1月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又指出:“在中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是三位一體、相互促進的。”以後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要弘揚主旋律。

    在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網路資料,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將玩融入幼兒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