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非魚我非我
-
2 # 蕭曉四姑娘
文成公主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繞不開的女性,她在唐初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嫁到了吐蕃,充當唐蕃之間的緩衝劑,為唐蕃之間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很少有人會去關注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狀況,她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而她和松贊干布婚姻只維持了十年,後來三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很難想象文成公主是如何度過的。沒有親人、沒有子嗣、遠離家鄉,即便只是想想都能知道那該多難,就拿現在的遠嫁來說,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那種處境,但文成公主不僅僅是遠嫁的問題,她的處境要複雜的多。
貞觀八年,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之後遣使到長安朝貢,李世民也禮尚往來,後來松贊干布聽說突厥和土谷渾都曾娶過中原的公主,於是也遣使求娶公主,而當時的吐蕃剛剛完成統一,又離中原很遠,李世民不想搭理吐蕃,就拒絕了吐蕃的求婚,使者回去添油加醋說了一番,松贊干布一氣之下攻打土谷渾,掠奪了土谷渾的財物後轉而攻打各個附近的遊牧民族,進而在鬆州屯兵二十萬,派使者威脅李世民,如果不嫁公主,就進攻中原。
李世民哪受得了這樣的威脅,於是派兵打敗了吐蕃,松贊干布遣使到長安謝罪,然後再次請求娶公主。李世民看到他們的態度很誠懇,又吐蕃似乎將來會崛起犯邊,於是就答應嫁給公主到吐蕃。之後李世民就選擇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封為文成公主於貞觀十五年即641年嫁往吐蕃,李道宗親自護送女兒,而松贊干布迎親於河源,見到李道宗的時候,松贊干布執子婿之禮,甚為謙恭。
文成公主到吐蕃後,和松贊干布也算是夫妻關係不錯,那之後的十年應該對文成公主來說是比較好的十年,松贊干布一心學習中原文化,加大了和中原的交流,派遣人員到長安學習,而松贊干布對大唐也比較忠誠,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回來的時候,松贊干布遣使來賀,王玄策在天竺被俘後,松贊干布出兵幫助王玄策平定了叛亂,李世民去世後,松贊干布再次遣使來來朝。然而,李世民去世一年後,松贊干布也去世了,“高宗為之舉哀,遣右武候將軍鮮于臣濟持節齎璽書弔祭”。
可以說,松贊干布生前,是唐蕃之間關係最親密的時候,沒有戰爭,交流頻繁。然而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吐蕃快速發展,很快強大起來,在松贊干布去世後又過了十年,唐蕃之間關係緊張起來。
676年,吐蕃進攻鄯、廓等州,李治派劉仁軌洮河鎮守,又招募大軍,派李敬玄與劉審禮領兵與吐蕃在青海開戰,唐軍仍舊大敗,吐蕃進一步攻城略地,地盤越來越大。後來黑齒常之曾打敗過吐蕃大軍,似乎掰回了一點顏面。松贊干布之孫去世後,赤都鬆贊繼位,吐蕃遣使到長安告喪請和,李治遣使到吐蕃會葬。然後時間就到了680年,文成公主去世。
從以上的時間來看,文成公主守寡的三十年是很艱難的,她作為大唐的公主嫁到了吐蕃,雖然為吐蕃的繁榮做出了貢獻,但是不可能有權力,更不可能幹政,而且她並沒有子嗣,在吐蕃基本等於失去了地位。她既不能左右吐蕃的政治,也回不到大唐,她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孤兒,沒有一個地方是她的家。
而實際上,當初被選為和親公主,她的命運就註定是悲慘的,為了大唐她不能不嫁,但到底,她無法為自己而活,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沒有親人,孤寂的生活三十年,為了完成和親的使命,不能回國,不得不繼續住在吐蕃,她心中的悲苦怕是無人能夠體會。但說到裝瘋賣傻,似乎是不可能的,她不需要裝瘋賣傻,她只是不能過問政治,但吐蕃的文化發展她到底還是用功的,吐蕃也需要經過文成公主和大唐有一種聯絡,即打過了就使勁侵犯,打不過就趕緊請和。
文成公主去世後,吐蕃倒是非常重視,這也算是對大唐的一種示好,對於大唐和吐蕃來說,文成公主這個人並不重要,但是經由她達成的聯絡卻十分重要,這不能不說是文成公主的悲哀。
-
3 # 潤楊閬苑
松贊干布喜愛文成公主應該是真的。
第一,兩次求親。
松贊干布喜愛唐文化,想娶唐朝公主為妻,可是唐太宗拒絕了。松贊干布不惜以武力壓迫唐太宗低頭,可是他失敗了。然而,他不氣餒,依然提出求婚請求。
當然了松贊干布喜歡的不是文成公主,他只是喜歡唐朝公主。
松贊干布派人帶來5000兩黃金和相等價值的金銀珠寶當聘禮。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
第二,親自迎親。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謁見送親的江夏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後與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
第三,松贊干布見到文成應該愛上了她,為她築城、修建宮室。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是先結婚後戀愛。文成公主是一位美麗有智慧的人,否則唐太宗也不會選擇她,代表大唐去和親。
松贊干布愛上了這位小公主,封文成公主為王后。給她修建了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裡面有很多生動的繪畫,求娶文成公主的情景,文成公主入藏的過程,以及松贊干布迎親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現。松贊干布很寵愛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就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
文成公主喜愛漢族服飾,松贊干布就親自穿絲綢衣服。
文成公主希望吐蕃人學習漢族文化,松贊干布便派吐蕃貴族子弟去長安學習《詩》《書》等漢族文化。
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至今仍儲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傳說為其親手所栽。
文成公主帶去了農作物種子,紡織技術,書籍,布匹,經文,佛像等大量陪嫁。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吐蕃人民感謝文成公主。為她建寺廟,至今香火不斷。
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的日子不會好過。文成公主無兒無女,在西藏孤苦無依,丈夫死了,繼任的贊普對文成公主不會好。因為文成公主受寵,奪去了他母親的寵愛。即使他不報復,其母親也會報復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青春守寡後,是否靠裝瘋賣傻來苟活沒有正史記載。
然而以文成公主的機智,以裝瘋來保護自己還是可能的。
因為文成公主的貢獻,吐蕃官方也不能將文成公主拉下神壇。即使她裝瘋,也不會公之於眾。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上奏大唐,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吐蕃為文成公主舉行隆重的葬禮。
藏人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造的塑像,至今猶存,已有1300多年曆史。文成公主嫁進吐蕃後,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
4 # 我是趙帥鍋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和親故事,不僅在史書上被給予非常高的評價,而且它也被看作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典範。
但是,最近幾年網上開始興起一些不好的言論,說是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干布的小妾,地位非常低下,並且她在西藏的生活也很悲慘,尤其是後半生只能靠裝瘋賣傻活著。
當然,這種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據史書上記載,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時,松贊干布已經有一位正妻,她叫做尺尊公主,是尼泊爾的公主。當時松贊干布還為尺尊公主修建了紅山宮殿,也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等到文成公主入藏時,布達拉宮已經完工。
不僅如此,松贊干布還為尺尊公主入藏時帶來的佛像修建了著名的大昭寺,卻只為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佛像修建了小昭寺。也正因為此,很多人就覺得,文成公主的地位不如尺尊公主。
當然,這還不是最悲催的,在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650年時,松贊干布就因病去世,當時文成公主還只有25歲,膝下也沒有一個孩子,此後她守了整整三十年的寡,直到公元680年,她才去世。這其中的孤獨和寂寞,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僅看這個表象,文成公主似乎確實挺慘的,但其實,文成公主的真實情況,並沒有這麼悽慘,她除了丈夫松贊干布英年早逝外,其他方面都還是挺不錯的,從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比她繼續呆在大唐還要幸運。
因為,文成公主在史書上說是李唐宗室之女,但父母姓氏及其本人姓名史書卻均無記載,不過各種跡象表明,她其實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因為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是李道宗護送,且入藏後,松贊干布向李道宗行子婿之禮。
後來,李道宗被長孫無忌陷害,全家被流放到廣西柳州,李道宗也很快憂憤而死。
試想,如果文成公主繼續呆在大唐,她的命運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要麼在流亡途中病逝,要麼從此低調做人,所嫁的人家也不會有多好。從這層意義上說,文成公主遠嫁西藏,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絕不是最壞的選擇。
在文成公主入藏後,松贊干布在布達拉宮和其舉行了婚禮,並將其加冕封為王后。也就是說,文成公主雖然是後嫁給松贊干布的,但她才是吐蕃國真正的王后。
並且,雖然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屬於政治聯姻,但文成公主是戰勝國派來下嫁給吐蕃首領的,還為吐蕃帶了釋迎佛像,種子,工匠,著作,珍寶等東西,使得吐蕃脫離的原始風貌,以至於松贊干布曾多次感嘆,自己能夠娶到大唐的公主,實在是太幸運。
在公主剛進藏時,為安頓文成公主,慰藉她的思鄉之情,松贊干布還大興土木,按照唐朝建築的式樣風格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為與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換上了文成公主親手為她縫製的絲質唐裝,還努力向文成公主學說漢語,一對異族夫妻,互敬互愛,感情融洽。
等到松贊干布去世後,吐蕃的權力格局隨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松贊干布的兒子因為早已經去世,所以在松贊干布去世後,就由松贊干布的孫子芒鬆芒贊繼任贊普。
但是,因為芒鬆芒贊還年幼,就由大相噶爾·東贊域鬆輔政。此後,吐蕃的權力,就轉移到噶爾家族,他們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祿東贊。
這祿東贊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此後近三十年,他聯合西域突厥,與唐朝爆發多次大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西域爭奪戰、大非川之戰。但結果大都以吐蕃的失敗而告終。
不過,雖然吐蕃和大唐打得是你死我活,但文成公主的地位卻沒有多大影響,西藏的人們依然都非常尊重她,甚至祿東贊也對她非常優待。
等到文成公主55歲去世時,吐蕃國還以最高禮節為她送葬,並且此後還多次給她祭祀,這是吐蕃國從來沒有女人享受過的待遇,由此可見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有多高。從這層意義上說,所謂文成公主靠裝瘋賣傻活著,就是禁不起推敲的。
-
5 # 小刀刀說史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李道宗的女兒,貞觀十四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次年,唐朝和吐蕃和親,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結成了姻親之好。這一年,是公元641年。
二人成婚後,松贊干布一直忙於南征北戰,夫妻倆聚少離多,也就是這個原因,文成公主並沒有為松贊干布生下一兒半女。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並沒有再婚再嫁,寡居三十一年,於公元680年去世。據傳,在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曾經裝瘋賣傻苟活了九年,這一說法從何而來的呢?
(文成公主進西藏)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重點,按照野史記載其實記載的也不多),就是說文昌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以後,並不是正妻,而且一直受到其他妃子的迫害,特別是在松贊干布死了之後,幾個妃子都聯合起來,想把文成公主置於死地。而文成公主為了活命,不得不裝瘋賣傻苟活了9年。其實對於民間野史的一些記載信不了太多。因為這些說法本身就站不住腳,充滿了自相矛盾。
(巍峨的布達拉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後,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此外為了紀念她,還專門建了一個她跟松贊干布的石像,從這一點就看出,文成公主是受到吐蕃當地人的愛戴的。
不過由於松贊干布死時才三十多歲,屬於是英年早逝,文成公主孤苦伶仃一個人守寡三十一年,婚後生活說不上美滿幸福,這倒是大實話。但是她的婚姻的不幸,並不能作為地位低下的依據。
其實說起來,作為泱泱大國,當時唐朝的國力已經是非常強盛,為什麼非要和吐蕃和親,犧牲文成公主的幸福呢?
吐蕃的國主松贊干布聽說後就眼饞了,於是就派使節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這一舉動唐突了唐太宗,心道你算老幾呀,憑什麼來娶大唐的公主?於是唐太宗就拒絕了吐蕃的要求。
說來也是巧,當時吐谷渾使者也剛好入唐面聖,吐蕃使者去後,由於事情沒有辦妥,害怕松贊干布怪罪,於是聲稱唐朝拒絕和親是由於吐谷渾使者從中作梗。松贊干布當然很生氣,於是便藉口吐谷渾從中作梗,搞黃了他的唐朝公主夢,出兵攻打吐谷渾。
(松贊干布)
面對唐朝軍隊的強大戰鬥力,松贊干布很快就認慫了,連忙派薛祿東贊向唐朝認罪,表明吐蕃從今以後願意作為唐朝的附屬國,並且獻上厚禮,再向李世民提出和親要求。唐朝的戰略目的已達到,也揚了國威。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和平問題,李世民最終同意了吐蕃的和親要求,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結語:當時的唐朝是很強大,其實是可以直接把吐蕃滅掉,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不過戰爭就必須要花錢,將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不僅可以傳播唐朝文明,還可以兵不泣血拿下吐蕃,也是一種選擇了。強盛如唐朝是如此,其它朝代更不用說了。和親是古代各個朝代都會存在的措施,不過把國家的安危,寄託在一個弱女子的身上,無論這個國家多麼強大,都是一種悲哀!
-
6 # 子屠龍
布達拉宮為文成公主而造?漢人想多了,這座離天空最近的古代宮殿,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松贊干布已經在瑪布日山開建紅宮。
晚年的文成公主裝瘋賣傻?文成公主既是大唐的公主、又是先王的老婆,吐蕃人不會這麼沒禮貌,熱情好客是他們的風俗,打仗歸打仗、待客歸待客。
7世紀,松贊干布初步統一青藏高原,兵鋒正盛的吐蕃人向四方開疆拓土。東邊是強盛的大唐,吐蕃人沒少跟唐軍發生接觸戰,結果松贊干布被唐朝風韻所吸引。他向唐太宗李世民求婚,被認為是沒有實力的異族首領,第1次求婚失敗……
吐蕃跟唐朝能展示的只有軍事實力,遂發生唐蕃鬆州之戰,這一戰提醒唐太宗:要跟吐蕃人好好相處。事實也是如此,唐朝跟吐蕃打仗不合算,唐軍上高原打仗費用太高。
出於西陲邊地的和平考慮,唐太宗同意松贊干布的第2次求婚,公元641年隆重送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儘管松贊干布有6個名分的老婆,但文成公主牢記唐太宗的教誨,認真扮演好1個賢內助的角色。
文成公主的溫柔賢良受到吐蕃上下的一致讚譽,她時常規勸松贊干布減免所徵的苛捐雜稅,閒暇之餘會陪著松贊干布去探望草原子民。因此,吐蕃人民尊稱文成公主為“甲木薩”,意思是“漢地來的女菩薩”。
文成公主跟松贊干布生活9年,可惜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因病而逝。25歲的文成公主,開始30年並不容易的守寡歲月,尤其是當吐蕃、唐朝發生西域爭霸戰……
663年,吐蕃與弓月、疏勒合併進攻于闐,唐朝安西軍緊急救援。幾年仗打下來,唐朝的西域勢力受到重挫,安西四鎮全部丟失。然而,唐朝並沒有服輸,兩國的戰事依然激烈碰撞。
儘管雙邊關係如此緊張,然而正因文成公主的存在,吐蕃、唐朝的甥舅關係還是存在,禮尚往來的禮節沒有斷過。公元680年,文成公主染上瘟疫,因醫治無效而去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辦隆重葬禮。
因此,晚年的文成公主裝瘋賣傻的說法太不靠譜,你該如何解釋藏族人對她的愛戴?或許是她的不幹政、低調處事被後人汙為裝二……
-
7 # 姜粗紮實
文成公主有個兒子,名叫木天王,就是麗江木府之父,是在當時迎親的一位大將所生,龐大的迎接隊伍到了拉薩所剩無幾,暗中被大將迫害,在經過木裡縣公子河時誕生了木天王,是個包衣胎,殺了下不了手,帶在身邊萬萬不可能的,就做了小木船讓他由江而下,在長江第一灣麗江石鼓鎮被當時的一位漁民打撈,從此麗江木姓氏誕生,》因為出生在木船裡所以姓木。
終於到了拉薩藕斷絲連,變造了一切謊言,將軍把公主和幹部玩弄於鼓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幹部跟前說公主有體臭俗稱痂汗,跟公主說幹部沒有鼻子,第一次見面幹部怕臭就捂著鼻子公主一看乖乖的真沒有鼻子,就匆匆而別將軍繼續霸佔公主,但是紙包不住火幾年後真相大白也西藏,可幹部想殺了將軍,但是將軍是紅宮的總設計師,他給將軍說你殺了我,紅宮永無封頂時,無奈幹部刺瞎了將軍的雙眼讓他一路乞討,在紅宮技術難題無法施工後幾次修好多次垮塌,無奈召回將軍繼續修善紅宮,他指導了關鍵性引數次日將軍自殺。
在麗江木天王也知道了他的來歷,他想殺掉將軍和公主,一切積極備戰,一路到西藏他撒下了蔓蘭菜在攻打西藏是行軍之用,在軍費他在雲川藏邊境大量囤積黃金,勘察設計路線,修建木天王碉樓,—…………現在可以在麗江木裡,鹽源,稻城依稀可見木天王碉樓,可一切是天意原本攢夠一百馱黃金進攻西藏可在99馱黃金後在無一兩黃金出土,在者人到中年對父母在大的狠慢慢的被時間沖淡,血濃於水狠慢慢轉變為思念,在晚年木天王解散了軍隊,埋藏了木天王寶藏,他死後要求後人水葬也長江從那裡來就回那裡去,是對父母思念的一種表達,國家尋找木天王墓找不到本來木天王根本沒有墓,
本文不對任何歷史負責
-
8 # 歷來現實
歷史上的文成公主是偉大的,她不遠千里遠嫁吐蕃的松贊干布,是為了唐朝的政治利益和國泰民安,把自己的青春貢獻給了大唐的民族團結事業,為大唐的政治穩定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華。
松贊干布是誰?
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的創始人,現在西藏地區的主要地區都是吐蕃的勢力範圍。
吐蕃王朝是西藏曆史有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吐蕃建立之後就開始對外擴張。統治者對內部分散的小股勢力開始整合,從遊牧開始向定居的方式過渡,經濟文化也得到迅速發展,國力慢慢壯大。
李世民掌權第八年,松贊干布就專門派人去向李世民提出像跟大唐結親。李世民是個搞陰謀詭計的高手,自己不想答應,還不想在松贊干布那裡落不是,狡猾的李世民尋思著找個藉口,因為當時恰好吐谷渾王諾曷缽也來唐朝訪問了,李世民就讓人家背鍋,就告訴松贊干布的使者說,不是大唐不願意跟你們接親,而是由於吐谷渾王從中作梗。
李世民這一招真損,松贊干布的使者一回去,松贊干布就怒不可遏,心說人家大唐嫁閨女跟你吐谷渾王有什麼關係,君子成人之美,你為什麼從中作梗,不是找抽嗎?
唐貞觀12年,松贊干布咽不下這口氣,跟吐谷渾開戰。
吐谷渾王這邊一頭霧水,心說無緣無故的吐蕃就跟我開戰,正尋思呢,松贊干布的大兵就來了。直到兩國打個頭破血流、兩敗俱傷才知道是李世民在裡頭搗鬼。松贊干布的氣不打一處來,把矛頭對準了大唐。當時大唐一統天下,國力興盛,松贊干布當然佔不到太大便宜,立馬鳴金收兵。
但越是得不到的越想達到。松贊干布雖然兵敗大唐了,但想娶大唐公主的心思卻越來越強烈。松贊干布整天被這個念頭折磨的寢食難安,食不甘味,於是再次向李世民求親。
李世民一想這小子怪執著,心裡就犯了難。長孫無忌見李世民愁眉不展就問何故,李世民就如實相告。長孫無忌說聖上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捨不得自己的女兒下嫁松贊干布,就不會來個李代桃僵,給他掉包嗎?這女人臉上又沒寫字,松贊干布怎麼知道真假公主呢。李世民心說,愛卿你說的也是,我被松贊干布這小子弄糊塗了,這麼好的計策咋就沒有想起來呢?
貞觀15年,松贊干布終於如願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的父親也一同前往見了女婿,松贊干布如願以償,龍顏大悅,婚禮辦的非常排場。文成公主雖然不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但在吐蕃還是很得寵,不僅被封為王后,還專門有自己的行宮。那日子過的比大唐體面風光多了。
松贊干布如願迎娶到了大唐的公主,心中自然非常得意。和李家成了親戚,對自己的岳父大人也非常友好,和中原的關係自然也非常親密,不再那麼緊張。兩國的貿易往來也更加頻繁,促進了兩地的繁榮發展。
歷史上記載,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是非常親暱,尊重她的習俗,還學習中原禮節,穿戴也向中原看齊,儘量討這個大唐女人歡心。
表面看來文成公主的一生風風光光,享盡奢華,一定是非常幸福。其實人們關注的往往是這件事的歷史意義,很少有人從人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首先,政治聯姻比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還要糟糕,毫無人性。剝奪了一個女子對自己終身大事的選擇權利,在程式上不合法,也不近人情。
其次,讓一個15、6歲的女孩遠離家鄉到異域他鄉。語言不同,風俗不同,文字不同。和一個沒有辦法溝通的男人,比自己大了許多的男人朝夕相處,想想都非常可怕,而且是要過一輩子。
最後,文成公主沒有生下松贊干布的子女,松贊干布死後,她孤身一人,生活不會太開心,幾乎也是定論。
那些說文成公主幸福的人,是沒有設身處地,如果換成是自己的親人遠嫁吐蕃,你還會這樣說嗎?
再說,松贊干布33歲就去世,那時候文成公主才25歲,只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此後的三十年獨守空房,遠在他國異鄉,直到老去。文成公主在萬里之遙,怎能不思念親人,不思念故鄉,可她也只能夢迴親人身邊,直到死去也沒有能再踏上故土。
文成公主的真實晚年生活在史書上是不會看到的。而我們也無從得知她到底有沒有裝瘋賣傻。
但如果從人倫常情上來說,你能說文成公主幸福嗎?
回覆列表
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地位,既沒有內地漢人想象的那麼高,也沒有很多造謠者嘴裡那麼低。在布達拉宮有一間屋,裡面幾尊塑像可以表現出文成公主的地位。松贊干布旁邊是尼泊爾公主,尼泊爾公主後面是文成公主。而且從大小昭寺修建也可以看出地位,大昭寺是為尼泊爾公主修建的,最初裡面供奉的是尼泊爾公主帶過來的釋迦摩尼8歲等身金像,小昭寺是為文成公主修建的,裡面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過來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金像。武則天時候,大唐與土蕃打仗,欲索回釋迦摩尼12歲等身金像,土蕃為保住12歲金像,將大昭寺裡的8歲金像放到了小昭寺,而把12歲金像藏了起來。後來唐軍攻入拉薩,8歲金像毀於戰火,戰事平息後,土蕃人將釋迦摩尼12歲金像供奉到大昭寺。所以說文成公主的地位類似於貴妃,而不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