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劉備,袁紹敗後鬱鬱而終,而曹操卻能穩住盤,依然步步為營?是性格決定命運嗎?
14
回覆列表
  • 1 # 日常摸魚的九歌

    官渡之戰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哪怕沒有官渡之戰,袁紹也遲早會自取滅亡。

    赤壁之戰,雖然曹操兵力佔優,但是地形剋制,失敗也是難免的,而且雖然對曹操有影響,但是並沒有破壞曹魏的根基。

    夷陵之戰,蜀漢能被劉備看上眼的人才大部分死在夷陵之戰,而且夷陵之戰是一場本不該輸的戰役,雖然夷陵之戰不可能滅吳成功,但是如果不出意外應該能奪下荊州。可是輸了,還葬送了蜀漢的人才

  • 2 # 春秋正義

    三場戰役是東漢末年奠定三分天下的重要戰役,對敗主打擊的先後順序依次是:官渡之戰之於袁紹>夷陵之戰之於劉備>赤壁之戰之於曹操

    1.戰爭過程:三戰奠定三分天下走勢

    擁有河北的袁紹舉兵南下,誓要與佔據許都的曹操一決雌雄,曹操多用計與袁紹周旋堅守,並奇襲烏巢糧倉,大破袁紹,此後曹操幾乎將中國北方收入囊中;

    曹操乘勝不斷追擊南逃的劉皇叔,並在赤壁遭遇了劉備、孫權聯軍,結果水戰完敗,曹操被迫北返解決關中問題;

    劉備借荊州謀益州,招兵買馬,實力劇增,三國鼎立之雛形初現,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為報兄弟之仇執意攻吳家,不料被陸遜火燒連營,諸葛亮臨危受命猥瑣發育,而孫權進攻合肥失利後稱帝,三國互相攻訐、互相制衡,鼎立最終形成。

    2.損兵折將方面:

    袁紹:顏良、文丑被殺,損兵十萬

    劉備:張南、馮習、沙摩訶被殺,黃權投敵,損兵四萬

    曹操:未損失一員大將,損兵七萬

    從上可以看出,官渡之戰、夷陵之戰,袁紹和劉備幾乎損失了全部主力。袁紹、劉備的損兵折將,幾乎都是麾下大將,以及追隨自己多年的本部嫡系部隊,此種損失不是重新招募、徵調士兵就可以彌補的。

    相比之下,曹操損失的軍隊也很多,但大多是水軍,基本都是剛剛歸附的劉琮荊州兵,其本部兵力由各大將分駐陸上各關隘,並沒有受到水戰失利的影響,因此也沒有損失一員大將。而曹操在潰敗中走華容道,遭遇關羽劫殺,不得不放棄大量老弱病殘,這是除水戰外曹軍損失的第二大原因。

    3.戰爭影響方面:

    官渡、夷陵之戰對袁紹、劉備而言是毀滅性的,甚至動搖了各自的統治根基。袁紹因此戰失利憂憤成疾,兩年後去世,曹操順勢徵烏桓,在袁紹去世五年後掃清北方,實現了中原的統一。而劉備僅以身免,白帝託孤,將剛剛稱帝的家當全部賠光,諸葛亮一世英明竟也用了五年才將蜀漢恢復到可以出兵的水平,可想而知夷陵之戰對蜀漢的打擊有多沉重。

    赤壁之戰只是挫敗了曹操一戰平定江南的企圖,失利後曹操仍然佔據荊州,保留了鉗制蜀、吳的尖刀,同時也因禍得福,曹操得以定下心來,著力解決關中的馬超、韓遂,並踏實經營北方,為日後魏晉一統奠定物質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醉風:原油投資怎麼精確補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