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暴走的小雞619

    郭德綱的相聲在05年06年的時候用的還都是傳統的底,基本上都是老一輩,侯寶林,郭啟儒大家們的框架,加上了一些自己的小改動,他的改動很多都比較與時俱進,掛都是比較現代的,所以能讓當時的年輕人接受,再加上網路時代的大爆發,使得郭老闆的相聲傳播速度飛快。我當初的南方的大學同學從來都不聽相聲,但是聽了郭老闆的相聲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現在也是郭老闆相聲的忠實聽眾。但是到近期,首先郭老闆的新相聲越來越少了,其次後起的幾個臺柱子也比較爭氣,各有各吸引人的套路,現在德雲社的相聲應該算是快消品了,有傳統的根但是就跟大多數的流行音樂一樣,火一陣然後就沉寂了,經典的活還是需要時間的考驗和篩選。

  • 2 # 楊楊搞笑

    熟悉傳統相聲的人都知道,相聲圈裡的規矩是非常多的,甚至多得讓人有點睜不開眼睛。其實我們沒必要刻意去了解,因為只要多聽聽老郭的相聲,就完全可以懂得很多。

    就拿當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一事業說,這就是相聲界最明顯的規矩。不管之前郭德綱的相聲說得如何,只要你沒有一個好的師父,就永遠也別想走進相聲這個圈子。而在其它的好多行業裡,大家還是希望看到自學成才的,唯有相聲不一樣。

    而拜師時的引保代三師,好像也是相聲學員拜師時的一個規矩,老郭拜師侯耀文的時候,也同樣有這樣的三位重量級的師父出現,可是反觀趙本山也收了那麼多的徒弟,也沒見有什麼引保代的出現。

    還有郭德綱最經提起的,就是三年學徒兩個效力一事。說是三年學習相聲的時間,在師父家裡吃住,都是免費的。當然,曹雲金當年是否定了這一說法的。而三年之後藝成之時,兩年之內掙的錢都是師父的,因為學徒的時候師父並沒有收徒弟的錢。

    其實這樣聽起來,好像也說得過去,因為在師父家吃住三年,之後兩個掙了錢給師也無可厚非。不過這樣的傳承方式,是否能夠迎合目前相聲市場發展的需求,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郭德綱也會提起三節兩壽一事。就是說一年當中的端午、中秋、春節,還有師父和師孃的生日,徒弟是必須要到場為其慶祝的。從傳統的中國文來說,尊師重道是美德,保留下來也是正確的,不過,一旦相聲子弟混得很一般,並沒有憑藉著手藝掙到什麼錢,那就又會無形中成為一種負擔。

    郭德綱的相聲說得的確非常不錯,但是在他的相聲段子裡,我們聽到的傳統相聲規矩也太多太多了。並且很明顯,老郭也受著傳統思想的禁錮,把相聲這一行的所有傳承都看得很重。只是至今相聲界圈內人士也沒有提出過任何的異議,所以我們觀眾也就能一聽一樂罷了。

    本人是比較喜歡老郭的相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王朝是不是可以說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