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人,學過初中物理常識的都會知道,在零攝氏度以下,液態的水,會有結冰現象。
在中國,沿秦嶺—淮河這一線,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冬季0℃等溫線。也就是說,在這條線以北地區,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這條線以南,冬季河流無結冰現象。
那麼古人怎麼看待結冰現象的呢?他們夏季消暑時,能不能採取冰塊降溫呢?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透過觀察水的結冰與否,來推測氣溫下降的程度。例如,《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裡就有記載“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這種預測,也被後世之人認可,如漢代的《淮南子·兵略訓》也有幾乎同樣的記載“見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就是指透過觀察瓶中的水,結冰還是冰融化狀態,就可以知道氣溫的降低或升高。
古人對自然規律缺乏瞭解,認為過冷過熱等反常天氣,是上天對人間失德的告誡和懲罰。所以他們要把氣候記錄下來,寫到史籍中占驗吉凶。同時,古人對一些特定日期,比如冬至時的天氣狀況,也有專門記錄。
最遲從11世紀起,官方就已經有記錄冬至後9個9天的天氣狀況,把它們稱之為“數九寒天”。
在明清時代,人們把這些特殊日子的天氣狀況,記錄在一種圖表上。現在,我們通過當時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古代溫度變化,和冬季結冰狀況。
古人夏季能用冰塊降暑嗎?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開始用冰消暑,《周禮》中即有在容器“冰鑑”中儲存冰塊的記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挖井藏冰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儲存冰塊用的“冰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宋朝南遷以後,在偏南方的杭州儲冰,又增加了難度,當時就採用在冰窯的冰面上撒鹽的方法,結冰時就會一層鹽、一層冰。
到了明清時期,由於都城北京多湖,而且冬季寒冷,儲冰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當時北京皇城內部和周邊設有23處“官窖”,專門提供冰塊給宮廷使用。
當然,官窖和府窖也會把一部分儲備冰,投放到平民市場上,供應量也相當充足。買家主要是魚行、肉鋪、飯莊等,每天清早都會有騾子拉著裝冰的車道各訂戶處卸貨,買冰的住戶也不少。市面上的冰飲種類也更加繁多,如冰鎮酸梅湯、冰酪等。
古人在對冰塊的儲存上,所動用的智慧和執著,真是讓人歎服。(完)
作為現代人,學過初中物理常識的都會知道,在零攝氏度以下,液態的水,會有結冰現象。
在中國,沿秦嶺—淮河這一線,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冬季0℃等溫線。也就是說,在這條線以北地區,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這條線以南,冬季河流無結冰現象。
那麼古人怎麼看待結冰現象的呢?他們夏季消暑時,能不能採取冰塊降溫呢?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透過觀察水的結冰與否,來推測氣溫下降的程度。例如,《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裡就有記載“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這種預測,也被後世之人認可,如漢代的《淮南子·兵略訓》也有幾乎同樣的記載“見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就是指透過觀察瓶中的水,結冰還是冰融化狀態,就可以知道氣溫的降低或升高。
古人對自然規律缺乏瞭解,認為過冷過熱等反常天氣,是上天對人間失德的告誡和懲罰。所以他們要把氣候記錄下來,寫到史籍中占驗吉凶。同時,古人對一些特定日期,比如冬至時的天氣狀況,也有專門記錄。
最遲從11世紀起,官方就已經有記錄冬至後9個9天的天氣狀況,把它們稱之為“數九寒天”。
在明清時代,人們把這些特殊日子的天氣狀況,記錄在一種圖表上。現在,我們通過當時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古代溫度變化,和冬季結冰狀況。
古人夏季能用冰塊降暑嗎?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開始用冰消暑,《周禮》中即有在容器“冰鑑”中儲存冰塊的記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挖井藏冰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儲存冰塊用的“冰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宋朝南遷以後,在偏南方的杭州儲冰,又增加了難度,當時就採用在冰窯的冰面上撒鹽的方法,結冰時就會一層鹽、一層冰。
到了明清時期,由於都城北京多湖,而且冬季寒冷,儲冰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當時北京皇城內部和周邊設有23處“官窖”,專門提供冰塊給宮廷使用。
當然,官窖和府窖也會把一部分儲備冰,投放到平民市場上,供應量也相當充足。買家主要是魚行、肉鋪、飯莊等,每天清早都會有騾子拉著裝冰的車道各訂戶處卸貨,買冰的住戶也不少。市面上的冰飲種類也更加繁多,如冰鎮酸梅湯、冰酪等。
古人在對冰塊的儲存上,所動用的智慧和執著,真是讓人歎服。(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請關注蘭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