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心書城

    孩子對父母產生依戀關係可以讓他們從中找到安全感、自尊心,在與父母的這種互動中建立自己的自制力、社會技能。

     

    父母與嬰兒依戀關係會影響嬰幼兒的心理成長,親密而溫暖的依戀關係能夠幫助孩子在未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

     

    20世紀40年代末,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對無家可歸的兒童以及失去母親或長期或短期與父母分離的兒童進行研究。

    結果表明:嬰兒對一個人產生依戀感是在他3歲之前,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給予嬰兒足夠的關愛與呵護,否則,這個孩子在今後一生中都有可能產生非正常的情感交流。

     

    鮑爾比還為依戀關係的發展劃分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差別的反應期(0~6周),嬰兒對所有人的反應都是一樣的。

    第二階段:依戀關係建立期(6周到6~8個月),嬰兒對人的反應有了選擇性,對母親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反應。

    第三階段:依戀關係明確期(6~8個月到2歲),嬰兒開始特別願意和依戀物件在一起,這個依戀物件大多是母親,也可以是父親和其他給予嬰兒情感呵護的照看人。只要母親在他身邊,嬰兒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圍的環境。

    第四階段:互動關係形成期(2歲後),在這個階段,嬰兒獲得了自我的觀念,並且開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觀點。知道了母親愛自己,指導交往時應考慮到母親的需要和興趣,同時會據此調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依戀之情的窗戶之所以在6個月時才打開,主要還是受限於腦前葉的緩慢發育。依戀產生之前還必須擁有另一個認知能力,即明白物體恆存,知道人和事物雖然離開視線卻依舊存在。

     

    既然如此,所以寶寶粘人是令人高興的,因為他的生長正符合兒童生長的規律,證明他是健康的。

     

    那麼,如何才能與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呢?

     

    一、在幼兒3歲之前,父母儘自己所能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二、和幼兒在一起時要專注,不要心不在焉,多用微笑、擁抱的肢體語言來傳達對幼兒的愛。

    三、對待幼兒的各種行為,父母要多給予正面的迴應,不要不理睬,也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急躁與不耐煩。

    四、多給予幼兒肯定與鼓勵,支援他們的正常行為,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五、即使離開幼兒,也不要隱瞞與欺騙,讓他理解離開的意義,回來後及時給予安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核算軟體按使用範圍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