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貝殼兒

    三國的東吳,根本不缺猛將,只是很多大將之才沒有表現的機會。就像太史慈一樣,有能力,卻不被孫權重用。太史慈身高七尺有餘,很擅長射箭,是神射手。

    當時,孔融對太史慈有恩,於是他直接去幫助孔融解了北海之圍。還有一次,太史慈與孫策對戰。當時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關係不錯,前去拜訪過程中,恰好遇到了孫策。此時太史慈身邊只有一個小侍衛,而孫策身邊有十三從騎,力量懸殊。但是太史慈絲毫不害怕,直接上前應戰。將孫策打下馬,搶的他的頭盔。兩人打到了神亭才停下來,不再動手。

    這一戰,令太史慈與孫策不打不相識,從此有了緊密的聯絡。估計是孫策的人格魅力很大,也或許因為其它原因,經過這一仗之後,太史慈直接選擇跟隨孫策,為其效力。當得知劉繇死了,太史慈想辦法將他留下來的數萬人馬都弄了過來,直接都給了孫權。

    這些事實,足以說明太史慈是真正的猛將。如果為劉備或者曹操效命,太史慈肯定有用武之地,會成為真正的尖刀部隊,完全可以攻城拔寨。但是,他卻跟錯了人,在東吳效力。在這裡,太史慈的武力與智慧完全沒有得到發揮,只能作為一名大將鎮守一方,是不是太屈才了?

    在孫策時期,他的死敵劉表的兒子劉磐武藝高強,多次率軍侵擾江東。於是,孫策直接派太史慈前去鎮守,從此江東邊界再也沒有戰亂出現。本來,孫策就是猛將,衝鋒陷陣的事情他完全可以做好。之所以派太史慈前去,就是因為一份信任,也不枉太史慈跟了他一回。

    可是孫權繼位之後,仍然讓太史慈鎮守一方,這就有點屈才了。太史慈也覺得特別憋屈,他經常感嘆,大丈夫就應該帶著三尺長劍去拼殺,可是自己的願望卻沒有得到實現。就這樣,四十一歲的太史慈,抑鬱而終。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孫權不願意重用孫策的人,也不敢用。之所以會重用周瑜和張昭,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兩人太厲害,沒有他們就不行。但是武將卻不同,沒有了太史慈,還可以找到其他的武將。儘管其他武將不如太史慈那麼驍勇善戰,也沒有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爾空調製熱時吹冷風怎麼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