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本非司馬
-
2 # 清新小草莓
我們小區裡的大媽說現在小區裡看誰家有個女孩都想跟人家訂娃娃親了,你看滿院子跑的都是小小子,現在不訂怕以後娶不著媳婦
-
3 # 順其自然面對現實202012424
其實什麼時候娶媳婦都不難,是現在的男人太沒責任感了,又好吃懶做,還日嫖夜賭,說話不著調。女人太能吃苦了,就獨立起來了,不想嫁人,嫁人有什麼好啊,不旦受累還生孩受罪不說,有的老公不體貼人就算了,旦還得看公婆的臉色。結婚了就跟本沒容身之地,搞得不好孃家不是家,婆家不是家,離婚了不要孩子旁人都會說你毒,要了又沒容身之地。不嫁人多好,自己賺錢自己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給點父母 ,自己存點。爸爸媽媽不說,沒人敢放屁。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中國現在到底是男多女少?還是女多男少?
人口性別比的失衡問題直到90年代才開始引起全社會的強烈擔憂與極大關注,但人口性別失衡的問題並不是這一時期才出現的。1953年中國進行了首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5~11歲年齡段的性別比平均為113.72,其中最低的分年齡性別比為5歲的110.45,最高的分年齡性別比為10歲的116.63,該年齡段男女自60年代初開始陸續進入婚齡期,目前這批人的最低年齡已為65歲,他們都平穩地度過其婚配期。
這是因為,婚配調節只是社會發展中一系列調節機制中的一環,僅僅因為此環節的調節欠暢,不可能導致社會發展整體失調。婚配調節在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受其相應婚配觀念的變化,各種影響婚配因素的作用大小也相應隨之發生變化,進行自身的調節。
出生性別比相應於未來婚配時的性別比,絕不是簡單的佇列時間推移關係;出生性別比相應於未來的婚配性別比只是一個影響因素,其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出生率與分年齡死亡率變動形成的年齡結構變動對婚配性別比的影響還要遠大於總體出生性別比對婚配性別比的影響。
透過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官方數字進行比較:以中國平均結婚年齡27歲作為參照,將適婚年齡組限在20歲至34歲這個年齡段,透過彙總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資料,可以看出,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前和以後出生的人口性別比相差不大,甚至2000年和2010年的資料還更低些,2010年婚齡期的性別比為四組中最低,只有102。而這個資料,與日本2000年、2010年兩次人口普查的資料相比也是低的。
2010年,中國20歲至29歲的男性人口總數為1.1484億人,同年齡段女性為1.1358億人,兩者只差126萬人,這種人口性別落差基本不會影響到將來的婚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