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月14日,蔚來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此時,距離蔚來汽車上一次融資還不到一年時間。 其實,早在去年底,蔚來汽車計劃赴美IPO的傳言就甚囂塵上。 今年4月,又有訊息稱日本軟銀將在蔚來汽車IPO時購入2億美元股份;5月,蔚來汽車已向美國SEC(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檔案、擬融資20億美元的訊息沸沸揚揚。
9
回覆列表
  • 1 # 銳引擎

    我不分析車輛本身的效能,網上這方面的資訊已經比較多了,也不單純分析蔚來,我想說說整個新勢力造車企業。我從汽車行業的商業邏輯上來分析一下,供大家參考。

    1.關於投資

    下面有個圖,大家可以看看2017年全球研發費用排名,單位是10億歐元。大眾2017年的研發費用是137億歐元,其他幾家大約也都在大幾十億到100億歐元的水平。注意,這只是研發費,不包括生產裝置投資,模具,投資運營管理,市場推廣等費用,只是研發費!我們很多新勢力造車公司想花200億人民幣在一張白紙上就顛覆傳統汽車產業。大家還是要冷靜想一想,這點投資夠麼?

    2.關於技術顛覆

    很多造車新勢力用蘋果顛覆手機行業來舉例子,說電動車是顛覆性技術。我想說不要拿蘋果來舉例子,根本是兩碼事。蘋果手機之所以能顛覆,是因為他不是傳統手機,他是一個便攜電腦。和諾基亞的傳統手機根本是兩個東西。造手機蘋果是新來者,但是電腦開發人家一直是老大,軟體也是獨樹一幟。所以才能顛覆。你想想你現在手裡拿的是不是一個能打電話的電腦,蘋果是在做能打電話的電腦,這是他的強項。我們造車新勢力有啥?把ipad裝到車上再弄個智慧駕駛不是顛覆,甚至都不是創新!

    3.傳統車企對電動車啥看法

    傳統國際汽車企業為啥感覺在電動車開發上比較慢,其實是他們對電動車推廣有自己的看法和節奏,很少受政府的影響,尤其是中國政府的影響。

    比如寶馬:寶馬說電動車在2020年之前不具備大批次生產的條件。他在等待其他公司的進入從而拉低整個電動車供應鏈的價格。寶馬還是真的把電動車作為未來大批次生產的車型來認真考慮的。

    最近半年我們看到賓士、寶馬、奧迪大眾等全面釋出了自己的電動車概念車和未來的規劃。看看他們釋出的車,你還覺得蔚來很酷麼?還覺得威馬顏值逆天呢?

    為啥今年釋出,主要是他們感覺市場機會來了,供應鏈也有基礎了,可以進入了。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些大公司發力起來是很恐怖的,大眾的電池採購合同一簽就是450億美金。想想看到2020年電動車是誰的天下。

    4.關於傳統車

    作為傳統內燃機的從業者,對電動車行業的進展異常關注,雖然我堅信內燃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可否認我也感覺到我們真的處於變革的時代了。新畢業的大學生已經不熱衷於再跟著我開發下一代的先進發動機了,他們多優先選擇新能源和電動車,今年感覺特別明顯。這是不是也是國內輿論導向的結果。有沒有可能電動車過兩年那些大企業進入後我們沒有競爭優勢,而同時人才和投資都遠離了傳統車,我們在傳統車上的劣勢更加明顯。

    總之我不相信一個學渣考數學不行,換成考物理也沒咋努力就碾壓學霸,換道超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水淨水器真的不能長期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