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就白馬(上海)投資起訴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廣告合同糾紛案作出判決,責令東峽大通支付拖欠白馬(上海)的廣告發布費510.31萬元及對應違約金(按日萬分之五標準計算)。 以此計算,2018年以來ofo至少被9家公司告上法庭。 其中,最為關注的就是上海鳳凰腳踏車狀告ofo主體東峽大通,稱其欠了6815.11萬元貨款至今未付。 百世物流、雲鳥、德邦物流等公司也曝出,ofo欠了他們數億元的供應商費用未付,加上房屋租賃、廣告費等,網友保守估算,ofo對外欠款超過5億。 果然,一份ofo的破產重組方案顯示,小黃車共欠下了整整64.96億!這其中,就有二分之一是來自使用者押金,總數約為36.50億,供應商欠款達10.20億。 相關資料顯示,今年9月就有大量使用者投訴反映:ofo押金難退,超過了其承諾的7天期限。到了12月,ofo的退錢時間已延長至15個工作日。 甚至有使用者稱,退了2個月還沒拿到錢! 因此,有人說,ofo的押金之所以難退,就是錢燒完了。 “目前的ofo已成了空殼,沒錢怎麼退你的押金?”
7
回覆列表
  • 1 # 斷水流大溮兄

    作為一個曾經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人,公司經歷了大起大落後,反思是肯定會的。但是反思到什麼程度那是未知的,是反思ofo賣的太晚了,還是反思這種風口經濟模式呢?曾經無比輝煌,多輪融資後,ofo給社會創造了多少財富?這才是應該反思的吧。如果每個企業家都不想著創造社會財富而且想著割韭菜,那會中國經濟隱患太大了。

  • 2 # 天空環遊記

    ofo的敗局既有行業因素,也有創始人個原因。

    從2016年到2018年,市場上先後出現了70多家共享單車公司,總共向市場投放超過2300萬輛的共享單車,累計融資額超過260億人民幣……數字不可謂不輝煌。

    然而,輝煌的表面只是資本暫時的寵幸。2018年以來,共享單車專案就很難再獲得融資了。市場惡性競爭,盈利模式模糊,社會反應負面,等等原因,共同將共享單車拖入困局,資本已經逐漸撤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ofo也陷入了“斷糧”漩渦,危機暴發。與此同時,作為創始人的戴威依然“固執”,拒絕與摩拜合併、與大股東滴滴開撕……越陷越深,終於積重難返。鉅額的供應商欠款,使用者押金,萎靡的業務……哪一項恐怕都不是當下的戴威能解決的。

    ofo是不是就此破產收攤,毫無復甦的希望了呢?要知道,ofo雖然成了一個爛攤子,但它手裡的牌照和投放指標還是頗具流量價值的,因為現在很多城市都在限制投放共享單車。也就是說,ofo們作為獨立的存在可能難以維持下去了,但是如果把它們投入到一個大的生態之中,比如把ofo放進滴滴的籃子裡,前者為後者補充流量,而後者為前者提供流轉資本,也許是一種模式,就像摩拜之於美團。

    事實上,ofo最終最大可能就是歸入滴滴。只是那時的ofo不再是戴威的ofo。至於失去了ofo的戴威,應該是會反思自己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皮蘭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