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乒乓網
-
2 # 微乒乓
這位朋友,您真的太有才了!
張繼科的動作很酷,球質很高,無論是正手還是反手,尤其是反手擰拉。但您要知道,這可是張繼科從小到現在,20多年的功力啊。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如果都能練成,那世界上就沒有獨特的張繼科了。
我這樣說,您可千萬不要生氣,也不要激動,當然,也不要因為我這樣說,您灰心喪氣。您在描述裡,也沒有說清楚到底是正手,還是反手。看配圖的話,是正手吧。
實際上,專業運動員,是從很不的時候就開始練的。張繼科應該是最晚5歲吧,因為他的父親也是基層的乒乓球教練。
一是要求動作正確,正手包括蹬、轉(頂)、收、重心交換、還原,然後下一板,期間,還要控制大臂的跟出,小臂加速收縮等,腰胯的轉,或者叫頂胯等,這些東西,可不是隻是求外形與張繼科想像,這是內在的發力,肌肉的記憶,發力的順暢,甚至可以說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塊肌肉,對球的感覺等等,這可真的不是一天兩天能出來的。
對手反手,與正手的要求是類似的,但反手動作與發力又和反手不太完全相同。
我想說的是,如果您覺得整隻胳膊會有強烈的灼痛感,應該是胳膊發力太多了,或者只會胳膊發力吧。乒乓球動作也發力簡單說是身體在發力,胳膊發力相對較少的,一般愛好者發力都只是在胳膊。發力又小,而不穩定,極容易出現您說的這種情況,越發力,胳膊會越難受。
所以只有從最基本的動作與發力練起,建立起正確的發力動作,力從腳腳腰起,才能解放出手臂來,也才能避免出現整隻胳膊會有強烈的灼痛感。
找一個好的教練,至少也得需要半年到一年,把動作打順溜。
我認為我們業餘球友沒有必要去學張繼科的技術動作,有偶像是好事,但是張繼科的動作需要大發力,而且張繼科的身體素質非常好,這和平時系統的體能訓練有很大關係,而我們業餘球友,體能訓練時間非常有限,身體素質和張繼科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直接去模仿張繼科的動作,很容易發力過大,造成肌肉拉傷,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傷。
正手拉球是乒乓球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正手拉球力量大、旋轉足,也是在比賽中主要得分點。正手拉球要注意運用蹬地轉腰來帶動大臂,然後把力量傳遞到前臂,在擊球前前臂快速收縮,擊球后快速還原。在擊球的時候大臂儘量不要過度用力,以輔助發力為主,大臂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前臂和手腕更好的發力,做到身體協同發力,增加擊球的穩定性。
我們在打球的過程中要追求動作的準確和穩定性,對於一些專業運動員的發力要求可以不要盲目追隨,更多的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合理安排。所以我們業餘愛好者在打球時大臂儘量不要甩太大,造成肩部損傷就得不償失了,各位球友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