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業者6197953452
-
2 # 玖玖在旅途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古人嚮往世外桃源的幽雅寧靜,追求內心的淡泊平和。這個時代的我們依然嚮往安逸,高雅的生活,可現實很難做到與世無爭,怡然自得,我們只能盡力積極樂觀面對工作和生活,本性光明善良,心中有美好自然一切都是桃花源。
-
3 # 女士可可西里
桃花源是東晉大文人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幽美場所。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如此安寧清靜的環境,作者借武陵漁人行蹤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透過對桃花源的和樂環境和村裡人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把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的情緒委婉地抒發出來。它並不在於現實中,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也就是說,它是虛構出來的。
陶淵明藉此表達自己的人生理想,而這種理想是基於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因而,“桃花源”就成為人們逃避現實,追求自由的代名詞。
第一,歷代文人騷客,大都有著對現實的不滿,紛紛嚮往“桃花源”這樣的世外仙境,以羨慕“隱居”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官場和現實的不滿。這樣,經過世代流傳,經過不斷加工渲染,“世外桃源”就象徵性地成為人們反現實、反黑暗的理想居所。也成為人們逃避紛擾塵世,追求安寧靜謐生活的目的地。事實上,真正的桃花源,到處都有。哪裡能夠躲避世事,哪裡能夠獲得清靜,哪裡便是“桃花源”。
第二,有平整廣闊的土地,生活物資應該能夠自給自足。有整齊高大的房屋,生活應該幸福滿足。有肥沃的土地,有水量充足的河流,有桑樹、竹林之類,一者生活富裕,二者環境優雅。有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說明人們勤於耕作,雞狗叫聲此起彼伏,鄉村特色鮮明,相素自然。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衣著與外界並無兩樣,只是老人小孩都很幸福快樂。一幅平凡鄉村圖景,滲透著富足和幸福,多麼難得!哪裡去尋找?
第三,人,誰沒有煩惱苦悶,誰沒有生活壓力,誰沒有想逃避現實的時候?誰也想過一種平等自由、寧靜安穩、富足快樂的生活。於是,“桃花源”便成為人們共同的心願,共同的追求。脫去名韁利鎖,卸下虛偽裝飾,還原人的本來面目,相素淡雅,友好和諧,自得其樂,不正是一種最合適的生活狀態嗎?
正因為生活中沒有,正因為現實中難求,桃花源才成為令世代人嚮往的,使人感到極其神秘的人間仙境般存在的地方。
回覆列表
其實,桃花源只是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美好世界,也是一個夢境而已.人們想要逃離當時的生活環境或躲避戰爭,而現實中卻沒有辦法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