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科技的風箏
-
2 # 抱撲若拙
狼性與開發生態是有矛盾的。華為要往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開發生態靠需要收斂對外的狼性。例如,華為雲就明確提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的界限,就是典型狼性收斂的表現。
狼性與開發生態是有矛盾的。華為要往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開發生態靠需要收斂對外的狼性。例如,華為雲就明確提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的界限,就是典型狼性收斂的表現。
華為的狼性。華為企業文化很難完整地詮釋清楚,華為前黨委副書記朱士堯就拿“狼”寓意華為。朱士堯的本意不是說華為的文化是狼性文化,強調的是華為學習狼的精神,比如敏銳嗅覺(華為對技術有敏銳度與危機感)、善抓機會(華為趕上了5G)、善於搶奪(華為手機從白手起家到國內出貨量第一)。不過,在當今形勢下,任正非與華為意在打造一個打造開放、溫和、親民的品牌形象,從華為Logo就能看出改變,所以不會大肆宣傳所謂的狼性,充滿攻擊性和掠奪性。任正非與華為的本性很簡單,就是強調奮鬥與貢獻,不讓奮鬥者與雷鋒吃虧,所以高管員工表現出一定的狼性,也體現在華為產品、業務的管理、營收、利潤、流量上。具兩個典型人物的例子。孫亞芳的“狼性”。孫亞芳1992年進入華為,1999年擔任華為董事長,2018年3月卸任,至今扔在華為做事,她將重要的歲月獻給華為。孫亞芳對內有幾個特點:第一,脾氣耿直,說話犀利,對下屬嚴厲。第二,注重細節,會嚴厲批評下屬做得不對之處。第三,目的清晰,做事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這就是典型的華為狼性,但是她比董明珠低調很多,對外不展示華為和自己的狼性,只拿華為這些年的業績說話。有一點印象深刻,1992年華為拿到貸款,不知道花到何處,孫亞芳堅持發給員工,讓員工增強幹勁,助推華為走出了困境。這不僅與任正非的“虛擬股激勵”類似,也符合狼性團隊利益分享的特質。餘承東的狼性。餘承東1993年加入華為,從基層技術人員做起,到今天主抓消費者業務。餘承東對外有幾個特點:第一,敢拼敢闖。他參與研發華為CC08數字交換機,並且自己跑市場。第二,靜行突破,極其堅韌。當年華為放棄給運營商做貼牌手機、自己獨立發展,餘承東得罪了運營商、放棄了利潤、頂住了非議。餘承東最初做的華為手機,難看難用,被任正非大罵。餘承東咬著牙,埋頭學小米、蘋果、三星,找人才,跑市場,反覆試。華為、榮耀品牌的崛起,無線業務出海和華為手機的崛起,消費者業務的崛起,與餘承東多年潛心研究,厚積薄發,出招即狠招、“別人碗中奪食”有關。狼性不喜歡招搖,不會成天掛在嘴上,始終在尋找下一個機會。餘承東認為華為不能有明顯的短板,還要加強長板,比如通訊技術、拍照技術、續航技術、音訊技術等,有了狼的堅韌與拼勁,餘承東正朝“吹的牛”步步邁進。華為的狼性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歡迎關注,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