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玄魚道長
-
2 # 傳統活兒
漢服的未來會越來越明晰,大街小巷上傳漢服和漢服元素的姑娘也會越來越多。不僅在中國,國外都有專門的漢服組織。有個叫聽月的姑娘還上了中央臺電視臺。
雖然目前關於漢服的制式有所爭議,但完全不影響漢服在中國的推廣。
現在穿漢服的年輕人,從15歲到40都有,女性居多,但從17年春季開始,穿漢服的男性也開始多了起來。
(圖片來自芸豆姑娘,侵刪。)
目前喜歡傳統漢服的人群有幾大類:漢服愛好者、臭美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等,每個人穿漢服的理由都不相同,但是對別人帶來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漢服,喜歡漢服,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淘寶搜尋一下專業漢服定製店,工期基本都是滿的,有的甚至推到19年才有工期。
(圖片來自聽月姑娘,侵刪。)
提起漢服,很多人覺得老舊,且沒必要再撿起來。實際上漢服一詞包含的範圍很廣,不是幾句話和幾件衣服就能代表的。雖然科技已經足夠發達,但是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堅持古老的手工藝,沒必要說傳承和偉大。人活著,總要有一份堅持罷了,沒有太多借口和理由,只是喜歡和珍惜而已。
-
3 # 愛生活的老鹹魚
未來 一定是同現代生活節奏,方式的融合。更多的會出現在節日,禮儀方面的活動中。首先前人之所以復興漢服,絕不僅僅是為了衣服,更多的是其背後所隱藏的更深的意義: 簡單的來講,就是重塑民族性格,提升全民素質。
對於絕大多數同袍而言,其根本價值,就是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如何讓普通民眾更好的接受漢服?我認為,從漢婚開始。現在各地低俗鬧婚事件時有發生,而這就是漢服的切入點。服章之美,禮儀之大,都將體現在漢服婚禮之上。僅僅靠社團活動,只是娛樂了自己,而也會被人冠上秀衣的帽子。未來方向的把握,一定是建立實體經濟,有貿易,有市場,漢服才能發展下去。要知道,人的熱情是有限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漢服未來必須改變,傳統漢服未來也只會淪為禮服,現代漢人大多不會在祭祖所以傳統漢服很少會有人用,更多會偏向日常化,現代化的漢風和漢元素。漢文化和漢服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只會共同進退,一方掉鏈,另一方就會發生病變,就像現在的漢人一樣,大多尋不知根,問不識祖,人類進步是個溫故知新的過程,在錯誤中不斷改正前進,而並非遺忘和逃避過去,作為一個漢人,逃避遺忘和不思進取才是民族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