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期如夢將至

    故鄉的野菜》於1924年4月5日發表於《晨報副刊》,後收入《雨天的書》(1925年北新書局出版)。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以濃郁的懷舊情緒,介紹其故鄉常見的野菜:薺菜,馬蘭頭,鼠麴草,紫雲英等,他們的形狀,顏色及用途,以及與其相關的浙東民俗。 作者引經據典,並以東洋習俗同中國習俗相比較映照,將浙東民俗置於一個橫的文化比較剖面上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周作人的散文語言質樸平淡,風格從容平和,但富有哲理。賞析  淡語家山情味長   ——簡析《故鄉的野菜》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   《故鄉的野菜》透過對故鄉幾種野菜的介紹,描繪了浙東鄉間的民情風俗,表達了對故鄉的懷想和對童年的眷戀。   第一段先用淡淡的筆墨掩蓋起濃濃的鄉情。表面看,作者對故鄉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其實,“故鄉”、“家鄉”界定,已經撩起故鄉之思。第二段由妻子說西單有薺菜,引起對故鄉的追憶。小兒關於薺菜的歌謠,極富地域特點。吳地與浙東風俗不同,凸現了“故鄉”的與眾不同。第三段介紹黃花麥果時,既寫了黃花麥果糕的製作過程和浙東用繭果作貢的獨特風俗,又寫出了多年不見黃花麥果的惆悵,表達出一種追懷過往的故園深情。第四段寫紫雲英的白花可治痢疾的傳說,這種知識得之於鄉間,“故鄉”二字隱含期間。調皮小孩聽到上墳船鼓吹聲或發現棚窗下的紫雲英(還有杜鵑),就帶著好奇和新鮮的衝動去追看,生活情趣非常濃郁,對故鄉的懷想和對童年的眷念可見一斑。   全文淡筆濃情,意味深長。  巧化野趣為雅趣   ——簡析《故鄉的野菜》一文中引用的作用   《故鄉的野菜》一文主要談的是野菜,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既有野趣也不乏雅趣,這得益於作者在文中的廣泛引用。   全文雖不過千二百字,引文卻佔了近六分之一。引用《西湖遊覽志》和《清嘉錄》,以古證今,把吳地和浙東一帶民俗提高到了文化史的層次,從而古今打成一片,增加了文章的雅趣。由於作者獨特的生活體驗,喜歡以東洋的習俗與中土比照,如說到黃花麥果時便以日本的“御形”作比較,“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總是日本風味,不復是兒時的黃花麥果糕了。”在記敘紫雲英時又引用《俳句大辭典》裡的有關記載,強調了紫雲英的可愛,充分體現了作者淵博的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從而又把浙東的民俗放到一個橫的文化比較層面上,提高了作品的文化底蘊和品位。“言志派”散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戀愛過程中,女生從來沒有主動說過買單,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