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白曾有一首《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他在這首詩裡除了描述江城如畫,登高望遠一覽無餘,碧水如鏡,飛橋若虹。裊裊炊煙令桔柚樹木頓生寒意,深秋之色讓梧桐蒼老。然後不由自主地問道誰知道在這座北樓上,我在秋風中長久思念謝眺先生呢?
3
回覆列表
  • 1 # 小濤說天下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鑑賞】

    皖南名郡宣城,山環水抱,陵陽山岡巒盤屈,三峰挺秀,句溪、宛溪縈繞回環,秀媚婉轉,令人流連忘返。李白天寶末年盤桓於此,此詩即為天寶十三載(754)秋所作。

    謝朓是李白一生最折服景仰的六朝詩人。謝朓北樓,一名謝公樓,唐時改名疊嶂樓,是宣城的登覽勝地,在陵陽山上,是當年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登上北樓,宣城風光盡收眼底。李白在晴朗的秋天傍晚,獨自登臨謝公樓,憑高俯瞰,面對如畫勝景,覺秋意蒼遠,感人事代謝,慨然有懷謝脁,抒己孤獨寂寞之悲。

    詩首聯對景起句,“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寫登樓遠眺,總攬宣城風光,碧空夕陽,江城如畫,氣象明麗壯闊,神韻高遠逸興,如作畫於大處落墨,見潑灑之豪。頷、頸二聯,從“望”字生髮,工筆刻畫“江城如畫”、“山晚晴空”兩層圖景,切貼秋晚特點。“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以明鏡喻秋水之澄澈輝映,以彩虹喻雙橋之華豔奇妙。宣城在水陽江畔,故稱“江城”。水陽江由宛、句兩溪合成,宛溪源出嶧山,在宣城的東北與句溪相合繞城而過,在溪水之上有鳳凰、濟川二橋,鳳凰橋又稱上橋,在城東南泰和門外;濟川橋又稱下橋,在城東陽德門外,均為隋文帝開皇年間所造,在北樓上遠眺,宛、句兩水在夕陽秋暉的映照下明澄如鏡。

    鳳凰、濟川雙橋,倒映水中,光彩陸離,如天上彩虹飛落人間。詩句設色瑰麗,想象奇幻,一個“夾”字,傳二溪合流繞城之態;一個“落”字,狀雙橋映波飛動之勢。可稱“刻劃鮮麗,千古常新”(《唐宋詩舉要》引吳汝倫語)。“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繼寫登樓所望,但詩景詩情暗中已轉,景由“晴空”轉入“山晚”,情由逸興豪邁轉入蕭森悲涼,移情入景,其意境蒼老峭遠。放眼遠望,傍晚的山野,炊煙裊裊,柚橘深碧,梧桐微黃,呈現一派荒寒深秋景色,使人感到秋意逼人。詩入抓住一剎那間的內心感受,透過對物情細緻入微的體察,寫出了人煙因橘柚而寒,秋色為梧桐而老的微妙心境,遂成千古佳句。後人多摹仿之,杜甫有“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陳無已有“寒心生蟋蟀,秋色上梧桐。”均脫胎於此聯,但不及太白隨意點染秋意之入神。而黃庭堅更“人煙寒橘柚”為“人家圍橘柚”,則被人譏為“只改兩字,醜態畢具”(郭浚《增定評註唐詩正聲》),可謂點“金”成“鐵”之典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挖掘機賣瘋了,銷量創6年新高,為什麼“挖掘機指數”值得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