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侯

    不是宗教戰勝科學。

    而是宗教審判所戰勝了科學家。

    宗教戰勝不了科學,無法從精神上打敗科學家,只好搞肉體毀滅這一套。

    嚇人不嚇人?嚇人。科學家被活活燒死,當然嚇人。

    丟人不丟人?丟人。只能把科學家燒死,當然丟人。

    一幫不思人間疾苦的老傢伙,用了幾千年的思想也不知道與時俱進。

    後來馬丁路德還不是把教皇大人和主教大人們的臉打的啪啪作響?

    後來達爾文還不是把宗教的臉都打的啪啪作響?

    怎麼不燒啊?丟人。

  • 2 # 子非魚00111

    在很久遠的中世紀(476——1453),統治者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除了要求人們相信上帝外禁止一切科學活動,還矇蔽人們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星星什麼的都是圍著地球在轉,那時候的人們除了信上帝啥也不懂,覺得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你們說是就是吧,可突然有一天,冒出一個人說,不對,大家都被騙了,太陽才是中心,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圍繞著太陽在轉的。可是,那時的人們除了信上帝並不信他。這個人就是哥白尼(1473——1543)他所處的年代是中世紀最黑暗的時刻,所以,哥白尼發現的“日心學”註定是要受到打壓的,因為宗教權威是不容侵犯和挑戰的,這裡有一個誤區,看到哥白尼就想到火刑,以為哥白尼是被執行了火刑燒死的,其實他是過度辛勤的工作而導致的過勞死。他的忠實粉絲布魯諾才是被活活燒死的。哥白尼發表了《天體執行論》竟然還能逃過一劫,這是為什麼呢?哥白尼雖然是個天文發燒友,但他卻在教堂擔任神職30年,深知他的發現不會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所以他偷偷的搞科研,偷偷的完善自己的學說,《天體執行論》就改了三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才選擇發表自己的學說,《天體執行論》發表沒多久他就去世了,宗教法庭想處罰他也不能了,科學的火種已經播下,人們的心智還能被矇蔽多久?

    到了伽利略(1564——1642)他發表的《兩個世界體系的對話》是繼承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學,這在當時更是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在他七十歲的時候還被判了八年的軟禁,(本來是終身監禁,因為他上面有人,他和一位主教關係不錯,所以給他了個友情價,改判八年)直到七十八歲去世,宗教法庭都讓他懺悔自己的過錯,伽利略也試圖修改自己的學說使之更加適合當時的時宜。但是,科學就是科學是沒辦法將就改變的,宗教法庭毀滅的是科學家的肉體,科學卻是他們毀滅不了的,他們惱怒的不止科學,還有他們的權威也受到挑戰,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當時的宗教只戰勝了科學家並沒有戰勝科學。以下是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1562)木板油畫《死神的勝利》

  • 3 # 旁觀者周生

    科學與宗教雖然很不同,在我們這裡常常被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相互對立又尖銳矛盾的兩個範疇。我們這樣理解科學與宗教的關係,更多的是由於,對於我們中國來說,科學與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天主教),都是舶來品,而且都是在近、現代才傳到中國的,華人對科學與宗教歷史的理解和解釋,更多的是按自己的邏輯來詮釋的,特別是在相當程度上受到法國啟蒙思想家(比如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觀點的影響,形成了“老師的謊言”。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既是到了現代,在科學的誕生和發揚光大之地---西方,科學與宗教都是和睦相處的,許多科學家並不放棄宗教信仰,他們可以不信上帝,但是任然視教宗為領袖,每個禮拜天任然非常虔誠的到教堂去祈禱,任然給子女按宗教儀式洗禮,去世以後任然按宗教儀式入葬(比如大科學家霍金),在西方,在西方的科學家哪裡,科學與宗教是和睦相處、各有其所的,是工作和信仰的關係。美國總統手按在聖經上宣誓就職,中國燕京大學的創始人司徒雷登,就是一個傳教士,來中國的目的也是為了傳教的,我們的復旦大學就是一個教會學校。我舉這些例子不是為了給宗教品功擺好,而是想說明科學與宗教本不是血與火的關係!

    現在已經有很多來自西方作者寫的,有關科學歷史的著作,不妨拿來看看。實際上,現代科學不僅不是“在和宗教血與火的鬥爭中誕生”,恰恰相反,現代科學本身就是在歐洲修道院中誕生的,歐洲修道院是現代科學的搖籃,許多現代科學的創始人們,甚至本身就是修道士或者神學家,比如笛卡爾、萊布尼茨等就是當時有名的神學家,甚至在當時他們是以神學家為人所知,而不是數學家。許多科學誕生初期積累的資料,用於科學交流的刊物,都是在修道院收藏,在修道士之間流傳的。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的許多科學研究,也是修道院資助的,那個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所在地比薩斜塔,本身就是修道院。至於被宗教裁判所燒死的布魯諾(常常被用來說明宗教與科學的尖銳矛盾),也根本不是因為科學的理由而做出的裁決,而是不同宗教派別或者團體之間的矛盾(布魯諾本人就是一名修道士),完全是政治鬥爭的產物,在西方現在被叫做“美麗的誤會”(因為上世紀90年代梵蒂岡給布魯諾平反了)。現代科學的真正起源,其實是從達芬奇等人的文藝復興開始的,但從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人的宗教畫,就可以知道,文藝復興與宗教的密切聯絡。

    把科學與宗教對立,始於法國的啟蒙思想家,諸如伏爾泰、狄德羅和盧梭等人(華人大概受他們的影響比較深刻),但是既是在當時,相對理性的啟蒙思想家(比如休謨)就不同意他們的觀點,而且非常諷刺的是,伏爾泰長期得到德國教會的庇護和資助,甚至長期流亡德國。而被當局追捕的東躲西藏的盧梭,最後也在一所修道院裡面得到庇護和安身。唯獨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堅持自己的立場。這些現在在西方已經是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比如《啟蒙時代》就有詳細記載,我們也是在延續“美麗的誤會”。

    科學與宗教,屬於不同的範疇,有個簡單的說法,叫做“科學管物質,宗教與信仰管人性”,二者並不矛盾,也從來並不矛盾,更加從來就沒有什麼“血與火”的鬥爭,各有其所,各得其所而已。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現代許多人的心目中,宗教只是一種信仰,是一種精神歸屬,追求心理的平靜。未必一定要信上帝,未必一定要信創世說,未必一定要相信靈魂的存在,未必一定為了上天堂,或者避免下地獄,獲得某種精神安慰和寧靜就足夠了,反過來科學研究難道不需要平靜和執著的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瑞斯病毒怎麼玩?如何進入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