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245bimbo

    這個不是某一個人寫的,是清朝皇室的一些人員在辛亥革命之後撰寫的,分為4個部分,那4各部分,具體已經不記得了,

    不能作為清朝歷史的依據,因為事情沒發證實。

  • 2 # 漫時光裡的雜談間

    清史稿是民國初年設立的清史館所編寫的記述清代歷史的未定稿。上起1616年 , 努爾哈赤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編修歷時十餘年,成稿於辛亥革命以後,編者雖然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的。但以

    嚴謹的史學角度看是不足以作為歷史依據的。

  • 3 # 一半秋色

    清史稿,顧名思義,就是清朝歷史未定稿,清史稿是誰寫的?寫完之後為什麼未經校正就直接發表了呢?能作為研究清史的依據嗎?且容我依據史實,為大家介紹一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我們知道,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有為前朝編寫歷史的傳統,目的是以史為鑑,吸取經驗教訓,取長補短!

    1914年,也就是民國初年,北洋政府設立清史館,專門用於編寫清朝歷史,主編為趙爾巽,其餘多為清朝遺老和文人共117人,歷時13年,終於在1927年完成初稿,當時時局動盪,戰爭頻發,且趙爾巽年已古稀,他擔心自己時日無多,又擔心數十年心血毀於戰火,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刊印出版,標註為未定稿。全書記載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296年曆史。全書536卷,仿《明史》體例,也分為記、志、表、傳四部分。

    清史稿史料豐富,內容詳細,為後人研究清朝歷史提供很好參考資料,但因編寫者所站立場不同、知識結構陳舊、未經校正等等原因,清史稿存在很多瑕疵,甚至是明顯錯誤。這需要我們研究清史時,去偽存真,仔細斟酌。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呢?

    因為編寫者多為是清朝遺老和文人,雖然他們熟知經史,學識淵博,但年齡偏大,觀念陳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他們對清朝有著難以割捨的依戀和同情,他們對待新事物新時代有不自覺的厭惡和排斥,編寫歷史時不自覺的會將個人情緒和看法融入其中,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他們政治立場不對。同時部分編寫者缺乏科學素養和知識結構陳舊,出現了很多明顯的遺漏和錯誤。

    如記載李自成、張自忠、白蓮教、太平天國等等一律稱之為匪、賊、寇、逆,對反革命份子大加讚頌,稱之為忠國義士;對武昌起義、興中會、同盟會等等重要史實沒有記載或者一筆帶過,而對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等等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史實輕描淡寫,避重就輕。

    總之,雖然清史稿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但其依然是後人研究清史的重要依據。

    同一件事物,因為立場不同,觀念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別!

    我們看待事物時,要擦亮雙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小時候做過愚蠢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