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葉輕舟

    沒有刻意進行針對性心態鍛鍊產生患得患失情緒是人之常情,首先恭喜你有所覺,有覺方有悟,悟者便入道法之門,道法自然如來!如是便可以沒有立場、沒有對錯、沒有派地之見準確預判事物發展規律,規律即道,按規律辦事之人即神。觀人便見炁,每個人皆有炁,炁是一個人的學識、精神、思想的表現方式,有別於面相,是氣場,得道的人才可以覺察到。這一切皆由覺生悟生律生觀便自然有了。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柳河東集》中一篇散文《敵戒》如此寫道:

    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

    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慧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譯文:人人都知道敵對勢力產生的仇恨,確不一定了解有敵對勢力可以產生的益處。都知道敵人產生的傷害而不知道產生的利益之大。

    例一:秦有六國為敵人(楚、齊、燕、韓、趙、魏),有宏圖偉業作為目標,因為有敵人鞭策,才兢兢業業強盛國家;秦滅六國後失去了戒條,驕傲自大不重民生不久便滅亡了。

    例二:晉國在鄢陵打敗楚軍,晉歷公不重視範文提出需要警惕律己的憂慮,專橫、剛並自用,舉國怨聲載道,最後被人殺死。

    例三:魯國大夫孟孫速憎恨大夫臧孫紇,孟孫速死後,臧孫紇感到憂慮;臧孫紇去孟孫速家裡弔喪,哭得很悲傷,說孟孫速憎惡我,這就好像是能夠幫助我治病的良藥,現在孟孫速死了,沒有了藥物,我也活不長了。明智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最終還可能遇到危害;何況當今某些人根本不去思量這個道理呢!

    敵人存在便恐懼,敵人不在了便得意,解除戒備,自滿自足而發膨脹,這是最大的禍患。所以敵人存在生警惕之心,可以免去禍患;敵人消失了,便懈怠在突生變故中遭受禍患,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他的德行會發揚光大;能預防疾病的人才能長壽;縱情逞欲而不知警戒的人非愚即傻。所以我作此篇戒詩思者無憂。

    不難看出柳宗元認為萬物分陰陽,就如摩擦產生力的關係。所以當今世界皆立大國作為假想敵厲兵秣馬又不影響民間來往交易。把敵人作為鞭策自己的驅動力,律己,不斷吸納知識強大自己,亦敵亦友,這是一種自信。但與帝王家制衡術產生的政治消極影響有本質區別,這一點一定要區分對待。

    你有答案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哪些本該擁有另一種生活,然而卻過到如此地步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