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然習英語
-
2 # Hello翻譯官
作為四六級閱卷人員,我給出如下建議:
一、詞彙記憶“一升一降”。與高考英語和考研英語不同,四級英語考試(包括六級)是水平測試而不是選拔考試,因此幾乎不涉及專業知識,對於英語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廣度”而不注重“深度”。因此,四級詞彙的學習有個“潛規則”,為了提高透過率和分數,四級備考時,詞彙量向六級看齊,這就是“一升”,這個潛規則適合所有型別的英語考試。而“一降”指的是將記憶標準降低一級,四級詞彙包括高考英語大綱詞彙3500和新增的1000-1200詞彙,高考英語詞彙按照高考備考時再複習一遍即可,新增的詞彙按照“認讀”級別記憶,也就說,看到這個詞能認識,讀出來,知道基本漢語意思即可。當然,還包括六級中新增詞彙。依靠紮實的高考詞彙基礎,加上強大的加強版“認讀”詞彙量,能提升20%的透過率。
二、聽力和寫作“打包”複習。聽力和寫作看似沒有關聯,實際關係緊密,都屬於“話題”題型。在訓練聽力時,以精聽為主,充分利用聽力原文材料,在對照完答案後,認真分析聽力原文材料,找準出題點,整理話題型別和話題詞彙,將聽力材料聽熟、讀熟,直至可以複述,最後達到聽一句或兩句可以預測話題內容和出題點的水平。其中的話題詞彙(包括單詞、短語和短句)都可以用在寫作中,是很地道很“高階”的寫作詞彙。
三、“閱讀”為王。英語水平提高最直接的表現是理想的分數,最有效的途徑是大量的“輸入”,而輸入的主要方式是“閱讀”,包括試題中的閱讀訓練,也包括平時的英語讀物。試想一下,如果是一篇同樣篇幅和難度的漢語短文,正確率肯定在99%以上,為什麼英語短文的正確率會大大降低呢?一方面是詞彙量,但是閱讀中97%是大綱詞,3%的綱外詞也是能推測大概的,基本屬於沒有生詞。另外,有時會遇到一種尷尬的現象,每個詞都認識,但是就是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這是因為不熟悉native speaker的思維方式、敘述方式和常用語序,只有充足的閱讀量才能熟悉和掌握native speaker的思路和習慣,才能像對漢語一樣輕鬆應對。脫離了閱讀量的分析只是空談。倒計時100,在前90天按照每天3-5篇速度開啟閱讀模式,你會發現60天后閱讀能力會有大幅度提升,後10天按照考試要求做真題,然後帶著“考感”進考場。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還是看自己的實力了,考試的時候也不要太緊張,平時怎麼做就怎麼做了,就跟平常做題一樣。不過考試之前還是多看看真題,個人建議,把自己做過的,練習的過的都掌握了,其實也不會差。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