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碑拓子桐
-
2 # 平民之宴
2、朱買臣有兩個交好的朋友,一個是漁夫王安道,一個是樵子楊孝先,也許這就是《漁樵記》劇名的由來。朱買臣前期是看淡功名的,但是在古代,有功名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他的岳父劉二公為激發朱買臣求取功名,一方面主動讓他的女兒玉天仙向朱買臣提出“被休妻”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暗地裡將銀兩、衣服交與王安道(也就是漁夫),以資助朱買臣進京應試,好比資助現在高中貧困生考大學一樣。結果也奇怪,好事隨著來,朱買臣這一次考試“一舉中第”,被安排當了會稽郡太守。這時候劇情又起了反轉,朱買臣懷恨玉天仙主動與他離婚(被休妻呀),其實朱買臣不知道隱情。後經王安道說破之後,誤會一一解開,夫妻於是和好如初。《漁樵記》就是透過描繪朱買臣這個主角的曲折經歷,多方面反映出元代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朝廷的困頓和不滿,尤為可喜的是,這是一部拷問人性靈魂的正劇。
3、《漁樵記》留給我們後人什麼樣的思考呢?朱買臣的妻子和岳父是令人稱讚的。尤其是朱買臣的妻子,用現代人的比喻來說,一個溫德賢良的女人,絕對是一所好學校。她讓一個秀才修成了太守,實現了鳳凰涅槃。同樣,朱買臣也是好樣的,在經歷了打擊、掙扎、爆發、救贖等歷練中認清了自己,承擔起了責任,走向了成長和成熟。
霜雪愈重情愈濃,淡極始知花更紅。箇中奧秘誰真懂,願君情自重。
元雜劇《漁樵記》源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朱買臣休妻的故事,全名為《朱太守風雪漁樵記》。朱買臣字翁子,吳人,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名臣。《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上拜買臣會稽太守。上謂買臣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何如?’買臣頓首辭謝。……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後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①這段簡短的文字是對朱買臣及其妻故事的最早記載。元代文人在史實的基礎上對朱買臣的故事進行了改編。但他故事流傳的熱點並非是其才華橫溢或政績輝煌,而是與其妻的婚變和晚年突然發跡的戲劇性事件。元代的文人心態、婦女形象、團圓觀念等等影響並體現在《漁樵記》中,並且不同於宣揚善惡有報懲惡揚善的悲劇式團圓結局,而是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安排了“金榜題名”、“破鏡重圓”式的團圓結局。它的出現為原本千篇一律的朱買臣休妻故事開拓了廣闊的研究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