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沙漠之湖
-
2 # 空中的鷹
不單單是製造出來那麼簡單,考驗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軍事工業體系,飛機上上萬個零件,要保證都能正常工作而且效能要先進,就設計而言就很困難,要經過無數次修改,然後邊測試邊修改,製造的話又需要材料、人才培養、機床技術要過關,缺一不可,最後還要給飛機配備彈藥,然後批次生產,一般國家是沒有辦法獨立研製的。
配圖為帥氣的J20!
-
3 # 軍武雜談
需要明晰的是,現代戰鬥機的建造和現代戰鬥機的組裝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能夠組裝現代戰鬥機的國家有十幾個,但是能夠生產現代戰鬥機的國家則沒有幾個。
現代戰鬥機的建造從機身、發動機、航電等基礎的材料本身就需要牢固的工業基礎才能夠提供,而且這還僅僅是材料和零部件而已。
等到以上的東西都湊齊了,你還需要風洞測試,如果是超音速戰鬥機,還需要動力更為強勁的風洞,風洞的建造本身又能夠篩除一部分的國家。
在風洞測試之後,需要對戰鬥機的外形進行修正,又需要專門的設計人員修改設計,專門的設計人員培訓又需要完整的教育體系進行支撐。
好了,這一切都做完了,需要試飛員進行試飛。頂尖試飛員的培訓需要一支強大的空軍部隊作為後備力量,如果這些你都具備了,恭喜你,你已經是一個工業強國了。
-
4 # 王祖蔭1
其實造戰鬥機比造民航飛機容易一些。解放後,中國在蘇聯援助下很快造出殲擊機,但民航客機卻長期依靠進口。當然,現在戰鬥機的要求也高了。
研製飛機,還需要基礎學科,例如精密加工技術、空氣動力學、高新材料、航空電子等等,說實在的,研究大飛機遠比研製火箭、衛星困難幾十倍,研製火箭,印度、以色列之類國家也能勉強成功,但是研製大飛機,以色列類國家研製100年也不會成功的,因為其根本不具備研製的條件和能力。
大凡工業產品,越大越困難,例如載重幾噸的卡車很容易製造,但是載重幾十噸,上百噸的卡車,中國也只能進口。飛機也是如此,載重幾噸的運輸機(運12)中國能研製,大一點的中國只能仿製(運8),但是載重40噸的運輸機(伊爾76),世界上也只有3個國家能造。(歐洲、美國、俄羅斯),中國也只能購買。
造戰鬥機當然更難了,戰鬥機的水平是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總體工業實力。因為造戰鬥機涉及到現代科學的幾乎所有方面。如果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不夠,無論如何是造不出一架戰鬥機的。現在世界上能夠獨立自主地研製戰鬥機的國家就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瑞典。
英國與中國都只有有限的研製能力,英國除了六十年代造了個鷂式外,幾十年沒有造了,中國造的戰鬥機還只是在原蘇聯的米格機上進行的有限改進,現在有一個10號機還勉強,但也比美國落後最少20年。 印度造一個LCA造了二十年還沒有定型。
其餘國家能夠進行有限的改進能力的國家就只有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