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但究其源頭,眾說紛壇,尚難斷論。戰國時期宋玉所著《楚辭》招魂篇裡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說法,提到了象棋。從那時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但當時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經》,並集合百官在朝廷進行講解。文學家庾信曾作《象棋經賦》及《進象棋經賦》。那時期,“象戲”在宮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兵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於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鬥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廣象棋”,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在的象棋盤大一點。
漫談戰陣與象棋佈局
象棋是象徵“戰爭”的棋戲。象棋的佈局,就如同古代戰爭中的戰陣的意思。陣同陳,也作“乘”。據宋·陳博良《歷代兵制》引《魏書》說,漢承秦制,會五營士為八陣,名叫“乘之”,故而陣又通乘,其本義是指戰車和徒(步卒)的隊形排列,也就是起源於車戰時期的專用軍事術語,以後則泛指軍隊戰鬥隊形。
戰陣的優越性,就在於訓練有素的密集隊形和紀律嚴明的計劃性行動。《六韜·均兵篇》說,車、騎、步(即車馬兵)三個兵種,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戰,如果是單個戰鬥,則一名騎兵抵擋不了一名步兵,但若列成隊形戰陣,則騎兵可以和數量八倍於已的步卒作戰。春秋時的軍事家,把戰陣訓練列為第一位,把個人武術列為第二位,因為任何無組織、無紀律的烏合之眾,即使個人武術技術再高超,也無法和有戰術素養的戰陣佇列相抗衡。古時的步兵,以五人為“伍”為基本單位,然後便“兩”,為五“伍”二十五人。橫排成“行”豎排成“列”。早期的陣,都是戰車和甲士兵卒混合編隊的。25乘戰車的編制稱為“偏”;戰術上有時因要攻守兼顧,左右兩偏車卒混隊的陣形互相掩護、交叉變換陣形,或方陣、或圓陣、或“六花陣”等。
純步兵的方陣是魏舒創立的。公元前541年,魏舒與西北民族鍬人遭遇,地形所限,不得不“毀車以為行”,用獨立的步兵佈陣取勝,因而制定了此佈陣法。
中國象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但究其源頭,眾說紛壇,尚難斷論。戰國時期宋玉所著《楚辭》招魂篇裡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說法,提到了象棋。從那時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但當時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經》,並集合百官在朝廷進行講解。文學家庾信曾作《象棋經賦》及《進象棋經賦》。那時期,“象戲”在宮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兵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於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鬥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廣象棋”,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在的象棋盤大一點。
漫談戰陣與象棋佈局
象棋是象徵“戰爭”的棋戲。象棋的佈局,就如同古代戰爭中的戰陣的意思。陣同陳,也作“乘”。據宋·陳博良《歷代兵制》引《魏書》說,漢承秦制,會五營士為八陣,名叫“乘之”,故而陣又通乘,其本義是指戰車和徒(步卒)的隊形排列,也就是起源於車戰時期的專用軍事術語,以後則泛指軍隊戰鬥隊形。
戰陣的優越性,就在於訓練有素的密集隊形和紀律嚴明的計劃性行動。《六韜·均兵篇》說,車、騎、步(即車馬兵)三個兵種,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戰,如果是單個戰鬥,則一名騎兵抵擋不了一名步兵,但若列成隊形戰陣,則騎兵可以和數量八倍於已的步卒作戰。春秋時的軍事家,把戰陣訓練列為第一位,把個人武術列為第二位,因為任何無組織、無紀律的烏合之眾,即使個人武術技術再高超,也無法和有戰術素養的戰陣佇列相抗衡。古時的步兵,以五人為“伍”為基本單位,然後便“兩”,為五“伍”二十五人。橫排成“行”豎排成“列”。早期的陣,都是戰車和甲士兵卒混合編隊的。25乘戰車的編制稱為“偏”;戰術上有時因要攻守兼顧,左右兩偏車卒混隊的陣形互相掩護、交叉變換陣形,或方陣、或圓陣、或“六花陣”等。
純步兵的方陣是魏舒創立的。公元前541年,魏舒與西北民族鍬人遭遇,地形所限,不得不“毀車以為行”,用獨立的步兵佈陣取勝,因而制定了此佈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