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本身是中性詞,只是跟風更多時候是不好的結果,慢慢更多的人給這個詞貶義化了。
玩遊戲跟風,很正常啊。
從小時候的超級馬里奧,魂鬥羅,到後來的CS,傳奇,魔獸世界,到如今的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甚至到目前的跳一跳,答題遊戲。與其說玩家跟風,不如說是玩家遊戲選擇的最優解。
比如說我自己,我自己很喜歡玩英雄聯盟。但是出於社交的需要,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還是要玩玩。要不然我怎麼能明白什麼叫“落地成盒”,什麼叫“猥瑣發育,別浪”。看到37殺吃雞我可以噴”掛B“,當聽到別人是“星耀、王者“時,”真NB,求帶“才能說的乾脆利落。甚至跳一跳我也要玩一下,我個人並不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在哪,只是想在朋友的排行榜裡刷個存在感。
發散一下,遊戲內的跟風。比如說英雄聯盟吧,職業比賽裡用加里奧中單,馬上比賽過後就一大堆加里奧;用個什麼EZ打野,馬上游戲裡就一堆EZ打野。這種跟風就是玩家的理性選擇了,職業選手玩說明他強,所以我也玩。而且這是不分國籍的,全世界的玩家都跟風。君不見,LOL的職業賽場上登場的、ban掉的,就是來來回回那幾個英雄,職業選手不也一樣跟風嗎?
最近在steam上出了外服玩家聲討中國玩家一事,玩家聲討的並不是中國玩家跟風、人多,而是中國玩家肆意破壞規則。所以跟風本身並無過錯。
跟風,本身是中性詞,只是跟風更多時候是不好的結果,慢慢更多的人給這個詞貶義化了。
玩遊戲跟風,很正常啊。
從小時候的超級馬里奧,魂鬥羅,到後來的CS,傳奇,魔獸世界,到如今的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甚至到目前的跳一跳,答題遊戲。與其說玩家跟風,不如說是玩家遊戲選擇的最優解。
比如說我自己,我自己很喜歡玩英雄聯盟。但是出於社交的需要,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還是要玩玩。要不然我怎麼能明白什麼叫“落地成盒”,什麼叫“猥瑣發育,別浪”。看到37殺吃雞我可以噴”掛B“,當聽到別人是“星耀、王者“時,”真NB,求帶“才能說的乾脆利落。甚至跳一跳我也要玩一下,我個人並不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在哪,只是想在朋友的排行榜裡刷個存在感。
發散一下,遊戲內的跟風。比如說英雄聯盟吧,職業比賽裡用加里奧中單,馬上比賽過後就一大堆加里奧;用個什麼EZ打野,馬上游戲裡就一堆EZ打野。這種跟風就是玩家的理性選擇了,職業選手玩說明他強,所以我也玩。而且這是不分國籍的,全世界的玩家都跟風。君不見,LOL的職業賽場上登場的、ban掉的,就是來來回回那幾個英雄,職業選手不也一樣跟風嗎?
最近在steam上出了外服玩家聲討中國玩家一事,玩家聲討的並不是中國玩家跟風、人多,而是中國玩家肆意破壞規則。所以跟風本身並無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