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請李商隱撰寫?
12
回覆列表
  • 1 # 作家桑妮

    雖說杜牧墓誌寫的很好,但也不代表白居易的碑文就要請他寫。找寫碑文的人,除了要文筆好,還得私交好,而白居易和杜牧恰恰關係不睦,而白居易對李商隱則是欣賞有加,他的碑文最終也是請李商隱所寫。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文筆好的不一定都是朋友,現在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圈子,在古代也是這樣。像中唐四位優秀詩人“韓孟元白”就是兩個圈子,韓愈、孟郊好的不得了,元稹白居易也是一對好基友,但這兩個圈子之間,卻只是蜻蜓點水的交情,雖有詩文來往,但感情一般,甚至還有爭論。

    杜牧小白居易31歲,彼此都是知名詩人,而且二人和李商隱的關係都不錯,但恰恰白居易和杜牧的關係不佳。早前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

    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可憐八九十,齒墜雙眸昏。

    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

    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

    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

    據說白居易寫這首詩,就是譏諷當時年過七十卻仍不退休身居高位的杜佑,而這位杜佑,恰恰就是杜牧的爺爺,有這首詩在,杜牧跟白居易走不近就很自然了。

    在文學理念上,杜牧對白居易、元稹所倡導的“元和體”也挺看不上,他在《獻詩啟》一文中,提到自己寫詩,“本求高絕,不務綺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而這個所謂的“習俗”,就是當時挺流行的“元和體”。杜牧好友李戡去世後,他給他撰寫墓誌,轉述李戡的觀點:“……痛自元和已來,有元、白詩者,鮮豔不逞,非莊士雅人,多為其所破壞,流於民間,疏於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冬寒夏熱,入人肌骨,不可除去。”這雖說是李戡的意見,但既然杜牧將其鄭重其事地寫進了墓誌,說明他對這個觀點還是很認可的。

    此外,杜牧對白居易、元稹的為人也很不滿,因為他們曾長期打壓過杜牧非常欣賞的詩人張祜。白居易在杭州任上,當時已名滿江南的張祜曾拜過他的碼頭,想讓他貢舉自己去參加進士考試,不過在經過一番考試之後,白居易卻取了另一個人為解元,這對張祜打擊有點大。後來令狐楚很欣賞張祜的才華,竭力舉薦,皇帝準備啟用他時,徵詢了元稹的意見,結果元稹對張祜一通貶斥,導致他一無所獲,黯然離京。杜牧對張祜的才華十分欣賞,曾幾次寫詩,為張祜鳴不平,給他排解、安慰。

    有這樣的不滿存在,白居易怎麼會請杜牧寫碑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被男朋友威脅恐嚇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