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昔年

    上抖音之類的直播平臺用幽默風趣的方言說一些段子 段影片傳播量大 就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 所以很多人都會學幾句 既能傳承方言讓更多人熟知 還能增加別人對你們地區的認知 一舉兩得

  • 2 # 鬱郎

    方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要求公務員、教師等職業必須使用普通話,很多年輕人由於跨省市、跨地區流動,也在使用普通話。加上電視媒體、網路社交的普及,導致普通話使用頻率不斷提高,方言的使用人群降到歷史最低點。如何保護傳承方言,已到了迫在眉睫的關鍵時刻。

    國家層面

    國家一方面大力推廣普通話,一方面又加強對方言的保護。這似乎有點矛盾。國家對方言的保護,主要透過採集各地方言錄音,對方言進行數字化保護。但這種保護,與其說保護,不如說是製作標本存檔,久而久之,方言終將只存在於檔案館裡。

    民間層面

    民間對於方言的保護,尚未形成規模。只是透過成立文化研究協會等方式,把方言當作一種地方文化來研究,但並非每一種方言都有相應的民間組織來進行研究。所以這種方言保護的方式,無異於杯水車薪,遠遠達不到應有的作用。

    還有一種保護方式就是戲曲。很多地方戲曲都是用方言對白,例如豫劇。用戲曲對方言進行保護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我們該做些什麼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的載體,是幾千年來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特色語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如果不加以保護,這些特色語言終將絕跡。

    那麼,我們該為自己的方言做點什麼呢?

    方言有很多種,有強勢方言,如粵語、中原官話、西南官話等。這些方言之所以強勢,一是因為使用人口多,而且集中;二是因為這些方言曝光率高,能增加認同感、歸屬感。這類方言保護壓力相對較小,但是要注意的是,由於資訊科技發展,各地人民在交流交往上空前方便,不同方言之間(尤其是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方言汙染是亟待重視的問題。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學會兩種語言:普通話與自己的方言,而且要儘量保持方言的純淨、自然。

    另外,對於應用人數較少的方言,需要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多用、多說,更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加以科學保護。

  • 3 # 杏林春暖80084391

    傳承方言也是保護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一項重大任務。

    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從我和身邊人做起。

    媒體和當地政府也要大力宣傳。如公交車雙語報站,旅遊點作為簡短方言介紹等。

    當地學校也可以開小量地方方言課。

    這都是傳承和弘揚方言的方法和渠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有奇楠香才帶有涼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