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興11302
-
2 # LJ靜談教育
第一,你要了解寶寶的年齡特點:從孩子能抓物體時開始,一直到三歲左右,孩子對你的,我的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再加上孩子的年齡偏小,還不會分享,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獨立,個體玩,就出現獨佔行為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就認為我先拿到的,那它就是屬於我的。
第二,要清楚寶貝愛搶東西的原因:
1.寶寶的性格特點,特別任性。
2.寶寶對外界充滿好奇心,搶東西有時對寶Bora說像是在做遊戲,覺得很好玩。
3.有可能是由於寶寶因為一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但又無法用語言表達而出現的行為。
第三、措施:根據寶寶愛搶東西的不同原因,運用不同的方法:
1.對於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寶寶,媽媽需要給予一些安慰,多與寶寶交流,給與耐心和關愛,慢慢教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2.媽媽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以及適當的時候說“不”,批評時注意方式和語氣,
3.對有獨佔心理的寶寶,你可以這樣做:
(1)增強寶寶的有關知識。可以拿自己家的東西同別人家的東西作比較,使寶寶認識到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沒有什麼不一樣。
(2)不要壓制孩子而要引導孩子。壓制孩子,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更想得到東西。家長應該溫和的向孩子解釋,並且加以引導,使孩子放棄想要別人東西的心理。
(3)轉移注意力。有時孩子搶的東西,自己家裡確實沒有。如果允許,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而如果不允許,家長就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不去在意那件東西。
(4)交換法。當孩子想搶別人的東西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商量的語氣與小朋友交換玩具或食物,友好的態度和小朋友交換著玩,雙方都收益。交換既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防止孩子的獨佔行為。
(5)根據這個年齡的孩子泛靈性的特點也可如此引導:“玩具的主人來找它了,快讓它回去吧!要不它會很難受的。”或者站在玩具的立場去引導孩子。
總之,讓孩子明白物權的概念是好事,但可以嘗試以孩子更能接受的方式引導他主動歸還。等寶寶的自我意識發展成熟以後,他自然就會分享了。
回覆列表
首先,不能用強硬的方法逼孩子歸還,要蹲下來和孩子溝通,告訴他玩具要回家找爸爸媽媽的,出來玩那麼久,玩具也要回它自己的家,你平時很久沒看到爸爸媽媽,也會想爸爸媽媽,也會著急對不對,玩具也一樣的。一般這麼溝通,孩子比較能接受,如果孩子同意你的說法的話,就可以順勢叫他還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