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貨對採購成本的計量上,國際準則採用淨價法,中國準則採用總價法。
2,建造合同上,國際準則允許將採購合同訂立的相關費用作為成本的組成部分,中國準則確認為當期費用。
3,固定資產準則中,國際準則對非同類固定資產交換允許以公允價值計量,確認利得或損失。中國準則要求以換出資產帳面價值計量,不確認損益。對處置固定資產的損益,國際準則允許計入當期經營活動損益,中國準則要求列為營業外收支。對無形資產同樣如此。
4,收入準則中,國際準則僅規定了收入計量一般原則,中國準則對商品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利息收入等確定了單獨的計量原則。
5,借款費用準則中,國際準則允許資本化的物件包括固定資產和存貨,中國準則只包括固定資產。
6,關聯方披露方面,國際準則不涉及合營企業,中國準則視合營企業為關聯方。
7,投資準則中,國際準則要求將投資成本與投資者享有的在被投資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中的份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商譽,並進行相關處理,中國準則確認為股權投資差額,按一定期限攤銷入損益。
8,或有事項準則中,國際準則要求按資產負債表日履行現時義務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計值的折現金額來確認一項準備的金額,中國準則規定因或有事項確認的負債,金額應是清償該負債的最佳估計數,並採用預計負債科目。
9,租賃準則中,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區分的判斷上,國際準則強調公允價值,中國準則強調帳面價值。
1,存貨對採購成本的計量上,國際準則採用淨價法,中國準則採用總價法。
2,建造合同上,國際準則允許將採購合同訂立的相關費用作為成本的組成部分,中國準則確認為當期費用。
3,固定資產準則中,國際準則對非同類固定資產交換允許以公允價值計量,確認利得或損失。中國準則要求以換出資產帳面價值計量,不確認損益。對處置固定資產的損益,國際準則允許計入當期經營活動損益,中國準則要求列為營業外收支。對無形資產同樣如此。
4,收入準則中,國際準則僅規定了收入計量一般原則,中國準則對商品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利息收入等確定了單獨的計量原則。
5,借款費用準則中,國際準則允許資本化的物件包括固定資產和存貨,中國準則只包括固定資產。
6,關聯方披露方面,國際準則不涉及合營企業,中國準則視合營企業為關聯方。
7,投資準則中,國際準則要求將投資成本與投資者享有的在被投資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中的份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商譽,並進行相關處理,中國準則確認為股權投資差額,按一定期限攤銷入損益。
8,或有事項準則中,國際準則要求按資產負債表日履行現時義務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計值的折現金額來確認一項準備的金額,中國準則規定因或有事項確認的負債,金額應是清償該負債的最佳估計數,並採用預計負債科目。
9,租賃準則中,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區分的判斷上,國際準則強調公允價值,中國準則強調帳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