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哈動人

    先說一個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

    大概五年前吧,我們學校的六年級的一個孩子,我們叫他小張吧。小張一直以來成績都是中上水平。可到了六上期中的時候,小張明顯變得不安起來。上課時經常不聽課,甚至和老師頂嘴,下課就邀約著好幾個同學在校園裡閒逛。老師找其談話,當面滿口答應,背後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天我剛到學校就聽到一個爆炸性的訊息——小張和他媽在街上打架。原因是小張很早就想要買一手機,但他媽一直不給買,矛盾終於爆發了,事後聽說他媽還是給買了一部手機。

    孩子之所會出現叛逆期,是因為其身心發展飛速發展,但又不平衡的結果。作為家長,是最容易發現孩子的這一變化,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使孩子誤入歧途。

    下面談談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不是很簡單地就能說明問題。所以以下也僅僅是代表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點點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1.家長與孩子多溝通。

    家長常常以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孩子的一切,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甚至是全盤否定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因此他們渴望掙脫這個束縛與限制,以顯示自我。正是這樣雙方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激化了矛盾。因此家長需要變換一下自己的角色,從曾經主導孩子一切的“獨裁”者變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這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肯定。當然,這裡不是說全盤接受孩子的變化,而是指家長和孩子要平等地暢談,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理由,即便是孩子的不正當觀點,在他得到充分的表達後,也能緩解內心的壓抑。

    2.肯定孩子的成績

    叛逆,說明孩子在成長,是一種積極的表現,家長不要急著去否定,也要去努力找到孩子在破壞規矩中的閃光點,對他們積極探索、思考的勇氣,加以表揚。比如:孩子的言談、穿衣風格等。叛逆期的孩子更加想要得到家長的肯定與支援,在滿足了這一心理需求後,很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

    3.起爭執時,不要硬碰硬

    在不能充分說服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陷入僵持狀態,此時家長千萬不要以家長的權威來打壓孩子,也勿需在孩子面前嘮叨,採用冷處理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尤其是對男孩子。

    4.不和其他孩子對比

    孩子不希望家長拿自己和別的孩子對比,更不希望家長說自己有多糟。因此家長一定要剋制自己,不要當著孩子面貶低他們,而去誇別的孩子。其實青春的孩子已經對“我和別人有何不同”這一問題做了比較,作家再這樣做,只是多此一舉了。

    5.引導孩子多看書,多和自己的朋友出去玩玩

    長時間的在家裡,更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引導孩子多了去走走或者在家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有利於緩解內心的鬱悶。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有什麼不對的請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鑄造輪轂與鍛造輪轂哪個容易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