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城郭衝
-
2 # 一灘貓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謝萬是誰東晉最顯赫的家族之一,謝家的四子,謝萬-字萬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晉朝名士,謝裒之子,謝奕及謝安弟。曾接替謝奕為豫州刺史,並領導北伐,但終失敗而還,被廢為庶人。
歷史事件——北伐兵敗,重創東晉昇平三年(359年),謝萬與北中郎將郗曇兵分兩路,北伐前燕。謝萬先遣徵虜將軍劉建修治馬頭新城,自己就親率部眾打算支援洛陽。然而及後郗曇因病而退屯彭城,謝萬卻以為對方是因前燕兵強而退,於是倉卒退兵,士眾於是自行潰敗,謝萬亦隻身狼狽逃還,其間部下卻打算趁謝萬兵敗而殺了他,只因念及謝安,才沒有實行。然而謝萬這次潰敗卻令許昌、潁川、譙郡、沛郡等豫州各郡落入前燕之手,故謝萬回時就被廢為庶人。
人物評價——有一定才學,但自視甚高,心胸狹窄謝萬是否真的才高八斗,其實我覺得沒有,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出身名門望族,受過良好的教育,周圍都是名師大家,即使是耳濡目染也會做幾首詩的。他的能力與其兄長謝奕、謝安都是沒法比的。
謝萬知書是真的,但是似乎並不怎麼達理。
有一次大家聚會,謝萬突然站起來,走到謝安面前說:你家夜壺在哪裡,我現在要小便。另一個名士阮裕看不下去,說:新興的高門大戶,人是真誠,就是太沒有禮貌。
從領兵打仗來看,昇平二年(358年),謝萬執掌豫州兵權。當時王羲之就認為謝萬的能力不足以出鎮豫州,曾寫信勸說桓溫不要以謝萬外鎮,但桓溫沒有接納王羲之的建議。
王羲之當時亦寫信給謝萬,勸他要與士卒們同甘共苦,但謝萬把王羲之的信件扔到一邊,仍終日吟詩作樂,自命不凡。雖然肩負北伐大任,然而仍表現得高傲豪縱,毫不安撫士眾。謝安見此十分憂心,不但親自慰問和勉勵謝萬的部下,更要謝萬與手下將帥們多見面、聚餐談話,不要再表現得那麼高傲。然而,當謝萬與眾將聚餐時,卻無話可說,只拿著如意指著眾將說:“諸將皆勁卒。”因為兵、卒是最低下的軍銜,既為將帥,被以兵卒稱呼是一種羞辱,故眾將聽後對謝萬更為忿恨。
其實謝萬更像一個遊手好閒的公子哥、富二代,只是因為家庭背景顯赫,適逢其兄長謝奕去世,被時局推到了高位上,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禍殃”講的就是謝萬吧。
回覆列表
謝安的弟弟謝萬,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有“魏晉風度”的人物,同時他也是謝安出山的起因。
綸巾鶴氅他不僅善於清談,而且喜歡頭戴白綸巾,身著鶴氅裘,坐乘平肩輿——這打扮,大家想起了誰?
對,就是諸葛亮,他離諸葛亮的形象只差一把白羽扇了。
當然,和諸葛亮的嚴峻之治國能臣形象相比;謝萬還是有一些滑稽的。《晉書》與《世說新語·雅量篇》都記載了他的一則軼事。
推倒推倒當時名僧支道林離開京都建康(即今南京),諸位名士前往送行。蔡系先到,於是他坐的位置就離支道林比較近,謝萬則較遠。然而當蔡系起身出去之後,謝萬則鳩佔鵲巢,移坐蔡某人的座位。
蔡某人回來後自然就不高興了,大怒之下,他直接連同坐席將謝萬給推倒在地了,謝萬連帽子都掉出去了。可見,謝萬的“定力”(也就是體力)不夠強悍。
然而謝萬爬起來後,並沒有向蔡某人進行反擊,整頓衣服,顏色如常,就像沒有發聲一樣。等到坐定之後,他對蔡某人說:“閣下真是奇人,差點弄壞了我的臉。”沒想到蔡某人也是個吐槽能手:“本來我就沒有為閣下的臉考慮。”之後,謝萬身為大族,也並沒有對蔡某人進行報復。
中散粉絲雖然除了這些外在的雅量與風度之外,我們並沒有明顯看到謝萬的治世才能。不過從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態度可見一二。王羲之的夫人郗氏曾對她的兩個弟弟郗愔、郗曇說:“王家見二謝(謝安、謝萬)的時候異常熱情、傾筐倒皮,見你倆就平平無奇、顏色如常,你們以後就不要再來了。”可見王羲之對謝萬還是比較看重的。
謝萬對經學、文學和書法都比較擅長,尤其擅長草書。學識廣博的他還非常欣賞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嗯,就是那位彈奏《廣陵散》絕響的嵇康,謝萬曾寫有《七賢嵇中散贊》:
邈矣先生,英標秀上。希巢洗心,擬莊託相。 乃放乃逸,邁茲俗綱。鍾期不存,奇音誰賞?覆敗出山可惜,謝萬最後坐到了豫州刺史的位置。豫州戰略地位顯赫,謝萬也沒有過人的軍事才能,自然是不適合這個位置。一代權臣梟雄卻命謝萬進行北伐,這自然是故意為之,想以謝萬的敗仗來打壓謝家。果然,謝萬於昇平三年(359年)大敗,單騎奔逃,被貶為庶人。
謝氏家族也跌到低谷,為了挽回家族的名望,東山高臥的謝安於謝萬大敗的第二年,也就是昇平四年(360年)出山並擔任桓溫的司馬。
東山再起的謝安,此年四十一歲。
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弟弟謝萬的覆敗,謝安才出山,並有了之後的淝水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