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沒有借條的民間借貸怎麼去主張債權這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不妨先從有借條入手,從法律層面來講借條是債權憑證,但如果涉及大額借款僅僅憑一張借條來主張債權,即使債務人認可,法院也要在審理中查明支付方式(現金或轉賬)、實際履行情況和出借人有無借款能力,法院審查的目的就是害怕民間借貸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轉移財產,從而損害第三方的利益;或者借款人是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出具的“虛假”借條。單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借條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一個債權憑證而已,是否真實發生和交易還需要其它證據來支撐,由此推論即使借款時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形成借條,這也不妨礙你主張債權。不過這樣去主張債權相比有借條是要麻煩得多:首先你要證明是以什麼方式借款給對方?如果是銀行、微信或支付寶,這就要到銀行打印出你涉及此筆借款的流水,而微信支付寶的話,就要找到對應的支付憑證;如果是現金則看你是從銀行取款,還是從別人那裡組織的資金(無轉款記錄的現金相對更麻煩些),這些都需要固定成證據。有了這些僅僅完成了主張債權的第一步,這還不能說明民間借貸關係的成立,隨後還要進一步舉證證明這筆資金的流向是因雙方借貸而產生,不然的話只能說明你向對方轉了款,而轉款的用途目的則不明。那麼下一步又該怎麼辦?緊接著還要收集轉款目的和用途的證據,面對這樣的證據看你們當初談借款時有沒有證人證明(在訴訟中證人要出庭作證),或者你們談及借款前後的相關電話錄音(影片更好)、微信簡訊記錄,和轉款時的留言,這類證據收集得越多越清越明就越好,這樣一來才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當然民間借貸還涉及到訴訟時效,我覺得這類無借條的債權主張時間最好在證據收集到位後,只要發現對方有躲避逃債之嫌時馬上向法院起訴為宜,別等到訴訟時效快到三年時才起訴。涉及到民間借貸筆者還要提醒:雖然合法的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也搞活了市場經濟,但這種借貸是很少有抵押擔保,因而其風險之大是可想而知。即使有償還能力,可能也會因這種關係而導致其它人情關係的漸行漸遠,故放貸時除要深入瞭解對方的償還能力,還要掂量由此帶來的N多風險。當然硬要放貸的話,建議把借款合同(或借條)明確化:比如借款人身份資訊,借款金額、用途、是否抵押擔保,及還款時間和利息等約定清楚(這裡明確一點:民間借貸自覺支付的利息不能超過年息36%;如果涉及訴訟,法院只支援年息不超過24%),另外就是在向借款人支付這筆借款時,最好透過轉賬平臺(銀行、微信、支付寶等)將款轉入借款人賬戶為佳。如果借款是用於家庭開支(包括創收),那麼借款人為家庭成員(夫妻或其他人),並讓其簽字按手印予以確認才對。
關於沒有借條的民間借貸怎麼去主張債權這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不妨先從有借條入手,從法律層面來講借條是債權憑證,但如果涉及大額借款僅僅憑一張借條來主張債權,即使債務人認可,法院也要在審理中查明支付方式(現金或轉賬)、實際履行情況和出借人有無借款能力,法院審查的目的就是害怕民間借貸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轉移財產,從而損害第三方的利益;或者借款人是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出具的“虛假”借條。單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借條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一個債權憑證而已,是否真實發生和交易還需要其它證據來支撐,由此推論即使借款時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形成借條,這也不妨礙你主張債權。不過這樣去主張債權相比有借條是要麻煩得多:首先你要證明是以什麼方式借款給對方?如果是銀行、微信或支付寶,這就要到銀行打印出你涉及此筆借款的流水,而微信支付寶的話,就要找到對應的支付憑證;如果是現金則看你是從銀行取款,還是從別人那裡組織的資金(無轉款記錄的現金相對更麻煩些),這些都需要固定成證據。有了這些僅僅完成了主張債權的第一步,這還不能說明民間借貸關係的成立,隨後還要進一步舉證證明這筆資金的流向是因雙方借貸而產生,不然的話只能說明你向對方轉了款,而轉款的用途目的則不明。那麼下一步又該怎麼辦?緊接著還要收集轉款目的和用途的證據,面對這樣的證據看你們當初談借款時有沒有證人證明(在訴訟中證人要出庭作證),或者你們談及借款前後的相關電話錄音(影片更好)、微信簡訊記錄,和轉款時的留言,這類證據收集得越多越清越明就越好,這樣一來才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當然民間借貸還涉及到訴訟時效,我覺得這類無借條的債權主張時間最好在證據收集到位後,只要發現對方有躲避逃債之嫌時馬上向法院起訴為宜,別等到訴訟時效快到三年時才起訴。涉及到民間借貸筆者還要提醒:雖然合法的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也搞活了市場經濟,但這種借貸是很少有抵押擔保,因而其風險之大是可想而知。即使有償還能力,可能也會因這種關係而導致其它人情關係的漸行漸遠,故放貸時除要深入瞭解對方的償還能力,還要掂量由此帶來的N多風險。當然硬要放貸的話,建議把借款合同(或借條)明確化:比如借款人身份資訊,借款金額、用途、是否抵押擔保,及還款時間和利息等約定清楚(這裡明確一點:民間借貸自覺支付的利息不能超過年息36%;如果涉及訴訟,法院只支援年息不超過24%),另外就是在向借款人支付這筆借款時,最好透過轉賬平臺(銀行、微信、支付寶等)將款轉入借款人賬戶為佳。如果借款是用於家庭開支(包括創收),那麼借款人為家庭成員(夫妻或其他人),並讓其簽字按手印予以確認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