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冰晶雹粒摩擦起電,還是雲霧導體在地球磁場中切割磁力線產生電荷?
5
回覆列表
  • 1 # 海門老馮

    雷電的發生機理有類似於發電機的線圈在磁場中切割磁力線併產生電場。所不同的是,雲層上面存在自由電子,雲層作橫向移動時切割了地球磁力線。磁力線磁化雲中電子並壓迫或推動雲層電子震盪而產生電場。當上下雲層作相對運動並在垂直方向上相互接近時,上層雲的電荷往往高於下層雲(地面),形成了上正下負的局面。上層雲在切割磁力線時使得雲層帶有電動勢,上雲層中被磁化過的電子不僅具有運動趨勢的內在慾望,同時還能透過磁化構建起按電子的正負極相連線而成的電子線。電子線從上雲層向下延伸,誘匯出電子向下流動,從而觸發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的放電,以求得電子數量平衡。

    雷電的產生有許多內在條件。比如:雲層中必須存在有自由電子;雲層需要具備一定的面積、厚度和物質密度;需要藉助地球磁力線;雲層需要受到急劇降溫;上下雲層迎面橫向移動的速度要足夠快等等。

    雷電多發生在夏季。夏季近地面氣溫高,高空溫度低,下面的水蒸氣向上蒸騰,在遇到高空冷空氣時發生凝聚,甚至構成冰晶。這樣,雲層上的電子密度(電荷)就得到升高。由於橫向不同區域和空間上下溫差較大。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複雜的強對流空氣運動。此時,冷空氣往往占主導地位,不斷向下侵犯熱空氣領地,熱空氣頻頻坍塌,冷空氣蒸發時雲層環境溫度變低,雲層水分子密度不斷隨之增大,自由電子密度(電荷)相應提高。當強對流空氣攜帶雲層切割地球磁力線時,雲層中的自由電子一方面受到磁力線擠壓和推動,產生震顫性電場;另一方面自由電子立即被磁化的同時穿過導體(雲層)向下延伸,並藉助空氣和水分子的路徑誘導與下雲層或地面發生電子流動而放電(打雷)。這應該就是雷電發生時雲中產電的原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羽為人自負,且投降過曹操,為何卻被後人神化且看成“忠義”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