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過帶你看歷史
-
2 # 夢之聖地
陸權大國與海洋霸權之間的矛盾由來以久,兩者的追求與目的不同。海洋霸主大多陸地上不是大國,發展自己只有壓制陸權大國,而陸地大國挑戰海洋霸主只有同時兼顧陸地與海洋,不斷緊跟時代。在資本主義體系中殖民地扮演著重大角色,其用處便傾銷商品和獲得原料。而海權國家正是以自不斷髮展,海權霸主正如藉此剝削壓迫其他地區,獲得鉅額財富,而財富促進軍事力量,短短几百年,便得以征服世界,並在促服中緊跟時代,不斷開放和吸取其他有益之處。而陸權大國,其本身便有巨大人口、豐富原料和廣袤國土。所以殖民地的作用不是很強,所以對於土地更多以軍事征服和佔領為主,對於海外殖民地不感興趣,並且容易自閉自守,對於世界發展並不太重視,易落後時代。在海權霸主眼中,陸權大國本身便是食物,中國、奧斯曼、印度和印加帝國等陸權大國最終淪為海權霸主的獵物。海權為商業屬性,本質上以擴張來服務自己,倘若沒有殖民地,國力會迅速受到影響。而陸權為守成性,急於消化自已已有的,並不需要其他更多額外的充實自己,自己便可完成商品的生產、交換和再生產。其中代表為中國的閉關鎖國。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世界上90%的貿易透過海洋,可見海洋的實力。
西班牙帝國依靠著從拉丁美洲獲得的財富,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強國,海權與陸權同在。大英帝國依靠其分佈世界的殖民地,耗光了德國。
在近三百年中,海洋霸權依靠海外殖民來獲取自已本身缺少的人口、市場和資源,與陸權大國相抗衡。不是海權有多大優勢,而是它們依靠世界,吸取各國之長。
首先,不光是近三百年。由於中國文明是黃色文明,歐洲文明是藍色文明,黃色文明所指就是以農耕形式為主兼之中國的幅員遼闊大部分靠內陸而活,藍色文明是海洋文明,且分為諸多國家,內陸地區有效,所以向曠闊海洋擴充套件,維京、英國,荷蘭等都以船隻航海發展,因此西歐人民生活不下去常有海盜勢力蔓延,而中國幅員遼闊,近海不行就去內陸,內陸不行就闖關東,少有海盜這一職業,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為極其少數,但佔山為王者多有發生。因此造成了近代內陸強大國家常被海上霸主欺負的錯覺。
中國的地理條件,所以多以步兵,騎兵為主。但中國河脈眾多,港口也是駐兵進攻的咽喉。以《甲午大海戰》為例,其中一句臺詞“每一次大海戰,必將決定於兩個國家的生死”,所以中日海戰後,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中國也被打開了大門。因此會問,為什麼海軍也只能打到近海,上岸了還要靠陸軍呀,因此,可以參考赤壁之戰,演義中,曹操號稱83萬大軍,為什麼不直接騎兵踏平東吳呢,就是因為有長江天塹,中國河流眾多,騎兵步兵十分不便,只有靠海戰來開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