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轉角~瑩流花香

    寫作手法:情景結合,借景抒情;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

    藝術特色

    1、構思巧妙,結構嚴謹。這篇小說以看戲為線索,從“我”在北京看中國戲的感受寫起,接著追憶了少年時在農村看社戲的愉快,最後又從回憶回到了現實。中間過渡自然,上下銜接緊密。

    2、圍繞中心取捨材料。題目是《社戲》,但真正寫社戲的內容並不多,作者用不少筆墨在開頭寫“我”到外祖母家的其他生活以及看社戲遇到的困難,在結尾又寫了六一公公送羅漢豆的事,這樣寫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社戲”作為一條線索,在文中起著貫穿故事情節的作用。

    3、景物描寫,細緻逼真。碧綠的豆麥天地,水氣中朦朧的月色,淡黑的連山,星點的漁火,孩子們的談笑聲,潺潺的流水聲。宛轉悠揚的笛聲,豆麥和水草發出的清香等等,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

    4、語言生動簡練,富於表現力。“我”未能去趙莊看戲時“急得要哭”,“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這簡練而又具體的語言真切地寫出“我”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而在找到船可以去看戲時,“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這一句誇張的話,生動地寫出“我”如願以償的喜悅。

    5、用筆的濃淡疏密,即詳略問題,也是這篇小說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作者濃墨重彩地鋪寫看社戲,包括看戲前的波折、去看戲途中、看社戲的過程和看戲後歸航,如身臨其境,深受感染。而對於得以看戲的機緣,看戲後的餘波,作者則簡略帶過,用筆非常高明。詳略之間,又並非簡單化地截然分開的詳寫中也間雜著略寫,略寫又不是作籠統地交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文查重的時候怎樣才能少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