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乾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悽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元代:王冕《墨萱圖·其一》 白話文釋義: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
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 白話文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溼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5,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
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清代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孝道”是各行各業修身立 行所推崇的,各種典籍之中都有所記載,數不勝數。
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裡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
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乾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悽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元代:王冕《墨萱圖·其一》 白話文釋義: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
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 白話文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溼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5,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
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清代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孝道”是各行各業修身立 行所推崇的,各種典籍之中都有所記載,數不勝數。
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裡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
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