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還是在家堅持吃藥就可以了?
6
回覆列表
  • 1 # 我說精神

    我是精神科醫生,我的回答是最好在院治療。因為如果首次接觸抗抑鬱藥物和抗焦慮藥物,很難說會不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一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患者和家人又很難判斷不適反應持續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所以有80%在家自行服藥的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後會選擇減藥,甚至停藥。這樣的做法也就等於中斷了你的系統治療。

    出來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相當一部分患者和家人並不能分辨出患者在服藥期間,抗抑鬱藥物是否起效,療效是否滿意,是否需要根據患者每一天的症狀表現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畢竟,一開始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看到明顯療效的患者並不佔大多數。實際生活中,很多患者都是在服用抗抑鬱藥物一週,兩週,甚至三週的時候才看到明顯的改善,用大眾的眼光看就是人變得輕鬆了,變得有精神了,變得有心思了,變得胃口好了,變得睡的香了,變得好多了。

    醫學上對於一種抗抑鬱藥物是否有效,一般要滿足足劑量,足療程,服用2-3周,不但時間要夠,還要加到劑量。所以,看似簡簡單單的增減藥量,實際上包括了很多精細的,需要經驗去判斷的,專業性東西在裡面。如果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醫生,可能也沒辦法準確判斷,更何況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患者與家屬呢?

    說的不多,不過我覺得可以詮釋為什麼住院治療的效果一定會更好。不排除一些患者抗拒住院治療,堅決要求在家服藥。這樣的患者完全可以由家人陪護,在自由度和綜合醫院相當的精神科開放病房住院治療。或者實在抗拒住院,又沒有嚴重到嚴重的輕生念頭和輕生行為那樣必須住院治療的程度,也可以和患者約定,回家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如果效果不理想再來住院治療,當然,服藥期間也要多和主治醫生溝通,隨時調整治療計劃。

    不管是否住院,一定儘快開展系統治療,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為職業棋手,柯潔已七冠,年長三歲的連笑為何連世界大賽四強都不曾進去?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