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工280

    如何理解文化與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係?

    我的認識是——要想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它的前提是,必須分清什麼是物質,什麼是文化這兩大不同的領域概念。

    1》

    首先說說什麼是物質?

    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觀點是:物質——精神——物質。也就是說在整個人類的認識論中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養活了人,把物質化成精神,再創造出更加輝煌的物質。此物質與彼物質,在量和質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在現代科學文明的社會,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在不斷地提高,都認識到在整個自然環境中,是先存在物質(地球約46億年),後才誕生人類(約7000萬年,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史約5000多年)。人類為了生存,除了依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植物,動物,空氣,水,火等等)以外,還要創造物質(養殖動、植物,還有現在一、二、三次工業革命所創造的一切財富),同時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還創造了文字,因此人類便走上了高度文明的發展新時代。

    2》

    為什麼說,人類創造了文字,便走上了高度文明發展的新時代呢?

    自從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創造了文字以後,便利用文字這個人類最精銳的工具,不但記錄下了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生產經驗,自然變化的現象及規律,有關人類健康的醫學理論(如皇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及一整套醫藥學論及實踐經驗……),還用文字紀錄下了治理社會的道德理論及軍事、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等等的社會意識領域的上層建築治國理論,更用文字創造了人類文化中的八大藝術(詩歌、繪畫、音樂、舞踏、戲劇,小說、電影、加上現在的電視,也許還有宗教)。人們一邊享受著自己創造的豐富的物質生活,一邊更愉快地欣賞自己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先活,這便使人類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很大的滿足,而這種精神生活,又轉化成創造更豐富的物質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和宏大的創造力。

    3》

    我們不仿試想一下,在高度物質文明的人類社會,如果沒有文化而枯燥的精神生活,人類對於創造物質,還能煥發出創造物質生活的活力嗎?當然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是不與人們的意識為轉移的,所不同的是,人類的發展程度存在差異,人們生存的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也有很大的差別,他們對於文化生活的認知,也絕對不會雷同,而對文化生活影響而產生的精神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4》

    概括地說,不管人類以何種形式發展,不論發展到任等高度,他們除了享受為了生存的物質以外,對於文化的精神生活,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即使是人類在生存最艱難的時代,也會依然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if語法,除2取餘法,將一個十進位制數轉化為二進位制數輸出,這段程式碼該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