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00243053435

    簡約原則導致的漢語語音的簡化,更是古漢語語音向現代漢語語音演變的主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複子音消失了。所謂複子音,就是在一個音節中有兩個甚至三個子音連在一起構成聲母。儘管對於上古漢語是否存在複子音尚有爭議,但現有語言遺蹟,比如“孔”演化為同義的雙音素詞“窟窿”,很可能上古時“孔”字是k和l構成雙聲母;而“轂”演化為“軲轆”,可能上古時“轂”是gl雙聲母。今日吳粵方言中,仍存有複子音雙聲母的讀音。這些似乎都說明上古漢語(正確說應是華夏上古各部族的多種原始語言),極可能存在複子音。而後來複子音的消失,正是語音簡約的要求。因為在極短時間裡要連續發出兩個甚至多個子音,發音器官會因緊張度增加而費力困難。

    第二、由多音節變為單音節。與複子音相關的是,漢語的上古原始形態,很可能存在以兩個甚至兩個以上音節的固定組合,表達一個詞義的情況,類似現代英法等拼音文字。後來隨著獨體漢字的產生,對語言的單音節傾向發生重大影響,尤其是詩歌對音節整齊的追求,更推動佔統治地位的集團、部族、國家主導的所謂“雅言”向單字單音節轉化。其間可能經歷了兩個音節中的一個弱化為次要音節的過程。事實上,今日各地方言中,仍存在一字兩個音節,一個為主要音節,一個為次要音節的情況。比如北方眾多方言中,表達答應、是、同意等意思的“嗯”,都發為en-na兩個音節。

    第三、音節的子音尾消失。這是與漢語聲調演變相關的問題。當然若涉溯源,子音尾是否由次要音節弱化,徹底丟失其中的母音而成,也是可能的。至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聲調及有多少聲調,是存在很大爭論的。但一個共識是,中古漢語聲調已成系統。而其中的入聲字,即是以子音結尾的音節。因此,明清近代漢語中入聲調的消失,即標示漢語子音尾的失去。直至今日現代漢語普通話,所有音節均以母音或複母音,或被視為半母音的鼻子音結束。

    第四、濁音聲母全部清化。所謂發音的清濁,說的是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我們知道,所有母音的發音,都要振動聲帶,同時母音發聲的另一特徵是氣流不受阻,因而母音就顯得洪亮圓潤,具有樂音的共鳴性質。但子音均為氣流受阻——在口腔中摩擦、塞閉、爆破,此時若讓聲帶振動而發出明顯的聲音,這聲音不僅混濁而充滿噪音,而且發出來比較費力。這也是我們讀英文比讀中文費力的重要原因,因為英語中有大量濁子音。而現代漢語中的子音聲母,全都是清音,不需要振動聲帶。

    第五、聲韻調數量均簡化減少。從總體上看,漢語無論聲母韻母還是聲調,大趨勢都由繁複向簡化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SP高達VS高達中,神高達和尊者高達的詳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