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言非語
-
2 # 鄭秦雲
謝邀。對於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朝代,應當用比較的手法客觀地、公正地進行評價,從大處著眼,綜合性地下結論。《大唐興亡三百年》的作者,曾經近距離地觀察唐朝的演進,可能觀察到所謂"髒唐臭漢"的事多了一些,對於唐詩的興盛發達、人民安居樂業和政治清明表述得過份欠缺,從而不能真實反映和客觀評價當時的歷史形態,需要後世特別是今天人們讀史時防止受到一孔之見的影響,從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應當用剔除法或比較法來還原歷史的真實。總的來說,貞觀之治、漢武遺風,曾將歷史推到了華彩的高峰,當時唐朝確實國力強大、人民生話有很大改善,這應當成為一個基本的觀點,褒貶適度,而不可持有"好極了"或"糟透了"的極端化觀點。
咸陽人
先說整體感受:資料來源單一,資治通鑑、讀通鑑論、唐書,雖然都是經典級別但是在論人論事方面略顯單薄,作者個人觀點也少;文字拖沓,會有主線不明的情況,可讀性方面一般,語言生動性略顯不足。三百年江山,無數帝王將相,打造出中華帝國的最強一代,一個很可以寫但卻不容易寫的主題。隋煬帝好大喜功,知進不知退,能勝不能敗,用兵高麗,內部糜爛。群雄並起,中原角逐,李淵趁勢,起兵晉陽,化家為國,李唐開基。太宗英武,統御群雄,南征北戰,政治外交軍事多種手段整合統一,開國君主的個人魅力可以彌補因制度缺失帶來的不足,也是亂世當中獲取信任凝聚人心最昂貴的品牌資源。